报载,前不久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从莫奈到毕加索”展览虽然艺术品位很高,但观众寥寥,比较冷清的落幕了。
报载,据全国抽样调查,国民阅读呈整体下降趋势,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
报载,娱乐圈中的不
少青年演员知识贫乏,素质较差,比赛时应付答题错误百出。
报载,不少居民小区,园林雕塑造型低俗,影响了城市景观。
报纸作为重要的主流媒体,常常披露一些这类令人深思的负面新闻,这些负面文化现象的产生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在节奏快捷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报纸也许是人们最方便接触最乐于购买,最能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的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是读者人生追求和审美倾向的引导者,是培育读者爱好和情感的塑造者。无数事实说明,报纸对很多公共话题的发挥、阐述和渲染时时能起到振聋发聩一呼百应的重要作用。为了提升人们的思想修养和艺术素质,为了丰富都市的文化内涵以至城市气质,报纸肩负着时代赋予的激浊扬清的文化使命和责任。
有些报纸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和低俗化,将作为精神家园的文艺副刊和读书版一再压缩甚至取消,而娱乐、体育、休闲、广告版一再扩充,不少优秀的中外大型艺术展览,大多只作为消息和一般报道刊出,基本没有连续的生动中肯的评析。不少报纸每天必登市井争斗,车辆剐蹭,夫妻反目等称不上新闻的垃圾信息而且提供者还常常获奖。一个明星生育,一群记者蜂拥而至;一个老妪收集烟头,将过滤嘴纤维制成内衣(既不卫生又无价值)多家媒体予以披露;一个小偷在清明节盗窃墓前鲜花,被某报制成通栏黑体标题……千千万万读者每天要面对大量无聊的文字和图片,这难道不又是一种精神污染吗?有些报纸,除了重复新华社的新闻通稿和独家采写的明星轶事及一些垃圾信息,几乎没有什么值得阅读和欣赏的稿件了。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部队画家陈坚的巨幅油画在全国美展荣获金奖,写了一篇“我与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创作谈,这是十年面壁的生动的背景材料,也是报纸需要的主流新闻的深度报道,但稿件辗转多家均不采用,数月之后,才由中国档案报责编屈建军慧眼识珠全文发表。去年7月初,北京王府井举办了迎奥运国际雕塑展,荟萃了中外雕塑家的300余件佳作。这样的大事件,各报本应选拍一些图片,配以专家生动的评论文字连续刊登。但很遗憾,多家报纸只是以一篇报导配一两幅图片完事。使广大读者无法得到与雕塑有关的知识并感受佳作之美。
对于发表好的诗歌、散文、杂文、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民间美术等作品,不少报纸有限的副刊是十分苛刻的,然而,没有什么艺术含量的普通新闻摄影,只一幅即可以占半版甚至整版。至于收费广告版面,则可以连篇累牍地刊登俗不可耐的吹捧文字和“个性”十足的丑书丑画,想到上世纪三、四十代,民办的报纸副刊版面,发表了不少名篇名作,造就了不少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当前,全国的企业、文化机构和文化人创办的大量报刊,其中的佼佼者令人赞叹。这些难道不值得职业报人学一学吗?
提升报纸的文化品位,保持乃至扩大文艺副刊、读书版面,是件长期的工作,是属于现代社会持续发展中缔造精神文明的一件大事。因为,不断地培育、提升广大市民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水准,比建造一片楼宇要更为艰难,也更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