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06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编后记

2007-02-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自2006年11月15日以来,“书评周刊”开始刊登以“2006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为主题的征文,截止到本期,共有28篇陆续见报。但是,已经刊登的,不足全部来稿的四分之一。有的图书,我们平时已作过重点评介(如《八十年代访谈录》、《红煤》等),故关于这些书的文章只好割爱。有的图书,同时有多位作者选择评介(如

《追风筝的人》),我们仅选择了其中一篇刊登。在此,我们要向所有来稿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收阅读者的来稿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国民阅读率下降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引起了知识界和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忧虑。而这次来稿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还有那么一些人,对书视若珍宝,获得一本自己心仪的图书,简直如小孩子得到日思夜想的玩具,如收藏家淘得觊觎日久的古玩一般,欢喜不置。山西的杨栋先生在获赠《珠还记幸》精装本之后,赋诗曰:“古人美婢换珍籍,从来好书胜佳人。”(本报2006年12月20日第15版《得“珠”记》)令人感叹,书中虽无颜如玉,好书却如佳人一样珍贵啊!而湖北的涂耀威先生等了一年,终于买到逯耀东著《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不禁慨叹:“购求书籍,是最难事,亦最美事、最韵事、最乐事。”(本报2007年1月3日第14版《搜求“逯耀东”》)亦令人动容。作为读书类媒体的编辑,阅读这些爱书人的文字,品味其中真挚的爱书之情,能不感觉到愉快吗?

据我们对作者情况的大致统计,约有一半以上来稿作者系在校学生,有大学生、研究生,甚至还有中学生。他们在文章中体现出的见解、知识和文字水平,都颇为可喜。他们是未来的“读书种子”。我们私下里希望,不管将来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够保持这份对书的热爱之情,保持阅读的习惯,也希望他们能成为本报长期的作者。

由于版面有限,我们这次征文要求“篇幅在1000字左右”,比我们一般书评在2000字上下要短小许多,因此,这次征文也是一次“短书评的实验”。短文难写,短书评更难写。或许这次“实验”倒能给“短书评”的写作一点启发。主要的就是,品评一本书,牢牢抓住自己“印象最深刻”之处即可,印象深刻处,必有情动于衷、思虑新颖之处,也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达到书评的基本目的。邓钰瑜《寂寞海上一点光》(本报2006年12月20日第15版)、秋风落水《“地老鼠”的梦想与辛酸》(本报2007年1月31日第13版)等文都能在极短小的篇幅中打动人,写作上或有可借鉴处。――当然,这只是编者的一点看法。在书评写作方法上,仍需我们的作者自己摸索、思考。

最后,再次感谢读者的支持。今后,“书评周刊”仍将把相当一部分版面留给普通读者,恳望朋友们一如既往支持我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