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汀•贝尔的启示

2007-02-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陈学勇 我有话说

一群知名的画家、作家、批评家、经济学家,其中有斯蒂芬家的杰出姐妹瓦奈萨・贝尔、弗吉尼亚・伍尔芙,还有福斯特、凯恩斯那样的精英,特立独行的一个个,竟然聚在了一起。聚了数十年,历经几个历史关头;其间难免有散,但散而又聚。他们的叛逆和前卫,引来众多毁誉,而最终稳固地留名于英国文化史。这个英国的布鲁

姆斯伯里文化圈,实在是富于意味并引人向往的文化风景。那么,关于它的衍化,它的形象,它的是非,自然是很激发读者兴趣的。

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布鲁姆斯伯里的专著,据说大多令一般的文化爱好者望而生畏。能够简要、浅显、不失生动地介绍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是昆汀・贝尔所著《隐蔽的火焰》,虽不足13万言的小册子,倒充分满足了我们猎奇,读来兴味盎然。“文化圈”留下极为丰富的史料,著者的困难在于它们的筛选,尤其是面对并不深入研究的普通读者。比这更不易的是叙述要生动,如果还想呈显圈中众多精英的各自风采则难之又难。幸好贝尔既是圈内人,“在布鲁姆斯伯里出生和长大”,是克莱夫・贝尔和瓦奈萨・贝尔夫妇的儿子、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姨侄儿;他又是一位画家、作家。因此书里都化难为易了,他这样描述精英们的生活:在“开满鲜花的苏塞克斯花园,有一种美学上的舒适,古代留下来的模型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风化,高级画室同样也是起居室,里面画的装饰现在看来相当烦琐,而且过时,但房间安排得非常舒服,适合家居。而非为了炫耀,墙上挂着那些勇于创新的年代的成果――一些野兽派和立体派的画作,这些当时只用几个英镑买来的玩意儿,后来却帮助他们逃过了财政灾难。”“在这些略感破旧,却非常安逸的环境中,布鲁姆斯伯里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吃饭,聊天。我认为他们不需要什么东西来娱乐,聊天就是最大的享受。”贝尔正是如此善于摄取细节,善于简捷勾勒,我们就不难从富于特征内涵蕴藉的素描中读出言外的意旨,除了人物的言行,还有他们的风貌。

《隐秘的火焰》并不因通俗而放弃学术含量,平易诱人的叙述,时时闪现著者的思考和识见,这些睿智识见及其简洁表达,与他的史实叙述同样地平易、诱人。叙述到1914年的世界大战时剑桥的“文化圈”,贝尔感叹:“剑桥人像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一样,此时已经转向了民族主义的信仰。民族主义是一种强大的、可怕的,有时也是非常美丽的魔法。共同的爱与恨都在令人震惊的勇敢、轻信和荒唐的行动中得到了表达。”当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与女性主义思潮中同时出现,贝尔指出:“他们在抛弃那种确立男人和女人道德准则的权威主张上,比起他们同时代的大部分人(如果不是全部的话),更加坚决,也更加彻底。”叙述完1918年后的这个文化圈,贝尔一言蔽之:“20世纪20年代创造了布鲁姆斯伯里,又砸碎了布鲁姆斯伯里。”画龙点睛的感叹、议论在书里如锦上朵朵小花。《隐秘的火焰》的学术价值固然形诸文字,还融之不着一字的写作手段,切入的选择、史料的取舍,更让有兴趣深入探讨的读者去琢磨、咀嚼。正如贝尔说的,此书“首先是一种思想史的研究”,它不过藏在侃侃而谈的随笔体外衣里。这本看似通俗的小册子,对于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研究者,其实也是一本不应该忽略的著作,如果研究刚开始,就更是一本适宜由此起步的导引性的著作。

《隐秘的火焰》俗而不媚,雅而不涩,昆汀贝尔的写法于我们当有启示。我们自己的文化史也有过类似布鲁姆斯伯里的文化圈子,像“新月派”、“京派”。他们著名的作家如凌叔华、徐志摩、萧乾,都与布鲁姆斯伯里发生过或疏或密的联系,伍尔芙便直接鼓动凌叔华创作了为她在国外赢得声誉的英文小说《古韵》。然而我们出版过的一些关于流派、社团的著作,多属学院里的高台讲章,巨篇宏论,旁征博引,雅而不俗,令一般读者畏而远之。间或见到普及性读物,只是东拼西凑,并无识见,又俗而不雅,思想贫血得可以。眼下如昆汀・贝尔这样雅俗共赏的著作实属罕见。想来是,不备相关学养的人难以著述此类读物;足以具备资格的专家往往操惯学院笔墨而曲高和寡。贝尔此书的文体、文风值得专家学者一试,这样写作的贡献未必轻于他们学术著作。

由于贝尔与布鲁姆斯伯里的密切关系,他预想《隐秘的火焰》可能面对两种指控,“一种指控事涉有意识的过错,另一种是无意识的过错。”但是贝尔坦言:“对于第一种指控,我得承认我是心怀愧疚的。我写作的时候,省略了大量我知道的东西,放弃了更多我可以推测的涉及个人生活的内容。”且不说贝尔此举是与非,他向读者作如此直率坦诚的告白就很令人敬佩。当事人撰写回忆著作本是古今中外皆有的文化现象,到当下我们的亲属好写回忆已成一种时尚,却难有几人能与贝尔比写作态度的坦诚。我们往往急于表白,所写如何的充分、真实、公允,但忘了顾及其表白本身真实与否。聪明的读者像看待广告一样,你愈表白他愈存疑。贝尔的坦诚告白,最大地赢得读者信赖,这于我们的著者未必不也是个启示。

《回荡的沉默》,(加拿大)S.P.罗森鲍姆编著,杜争鸣、王杨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19.8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