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总是抱怨人生有太多的苦难可困惑,若你总是躲在一本本功劳簿上自封……那么,不妨静静地读一读王季愚。王季愚是谁?她有什么让人震撼的能量?其实,我也是在近读《平凡人生:王季愚传略》(以下称《传略》)后,才知道王季愚先生的。其人其事,让我的心被撼动,禁不住抚卷长喟。
《传略》的三位作者
枫红芦白景萧然,独冒寒霜一放妍。羞向东风通款曲,愿陪冷月包贞坚。英雄气概披金甲,义侠情怀献玉钱。切恨葵心常媚日,会当不与共秋天。
这是王季愚在1975年身患甲状腺癌做第二次手术时写的一首《咏菊》诗。以咏菊喻人,文如其人。《咏菊》正是王季愚经历世情百态、感悟人生奥义的低唱浅吟,歌咏出了她那奔涌升腾而又宁静至远、豪爽刚毅而又恬淡若水、义薄云天而又清辉如月的心境和情怀。
王季愚出生在四川安岳县一个偏僻山村的破落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少年丧父,青年时代的她和当时的青年一样“烦闷,已到了极点”(茅盾《创作的前途》)。不同的是王季愚不甘屈从中国传统女性敛首低眉、足不逾户、相夫教子的命运,从自弱走向自强,从依附走向独立。十几岁时,她读完四川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初中学业后,带着继母“卖了一块能出十五挑谷子的水稻田”兑现的钱来到北平,考入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高中俄文班。升了学的王季愚本以为可以朝着锦绣前程走下去,然而,新生活不像她憧憬的那么美好。长年军阀混战,神州大地到处都是厮杀的战场,哪里还有清静的校园?“九一八”日本侵华的炮声震惊中外,也震醒了包括王季愚在内的热血青年,他们纷纷走出校园,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王季愚也从北平回到重庆辗转上海,散发救亡传单、聆听鲁迅演讲、翻译苏联文学、创办《上海妇女》……凭着满腔热血、横溢才华和进步思想,王季愚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一员。期间,王季愚还有一段缠绵的爱情经历,后因丈夫移情,婚姻破裂,她带着两个年幼儿女和一层永不结痂的伤痕,在人生旅途中踽踽而行。
以踉跄之步走出上海、走出曾经圆满的家,王季愚和她的儿女们经香港、过桂林、抵重庆,在周恩来夫妇亲自安排下来到延安,分配到“鲁艺”担任编辑员。四年的延安生活,王季愚完成了从一个旧式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转变,她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从未泯灭过知识分子的良知。“文革”中,王季愚是被专政的对象,顶着“17年文艺黑线人物”的高帽,拖着“苏修特务嫌疑”的尾巴,“经常被拉出去开大会批斗”……读着读着,我几乎进入角色,时而为王季愚这位有着深厚传统积淀的知识女性决不人云亦云、也不人不云亦不云的生命意志拊掌喝彩;时而又为长期处在被改造地位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赤子情怀和多舛命运扼腕感叹。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王季愚就是这样一个默默采掘生活矿山的劳作者。她同鲁迅有过交往,与夏衍、阳翰笙等过从密切,还翻译过高尔基的《在人间》。或许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也能获致等身著作,但她服从“革命的需要”,把后半生的全部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抗战胜利后,王季愚从延安到东北,经张闻天推荐,担任外国语学校代理副校长(刘亚楼兼任校长),从此开始了长达35年的教书育人生涯,先后担任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上海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中间经历“十年浩劫”,王季愚走出校园,走到群众中接受监督。
一蓑烟雨任人生,从磨难中走过来的王季愚,虽然内心盛有太多的苦涩辛酸,却以乐观通达的心态笑对人生,以侠义心肠回报社会。“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定风波・莫停穿林》一词,对王季愚73年的生命历程作了最好的解读。过平淡日子,做平凡的人,正是王季愚人生之路的起始和归宿。
《平凡人生:王季愚传略》,赵劭坚、傅善卿、李良佑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出版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