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或工厂的年收入就是中国整个图书业的两倍,中国的出版业的规模和实力都太弱小了。”近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孟昭宇发言指出,中国的出版社境况艰难,书店经营不易。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中国图书业一年总销售码洋大约500多亿,而在其他行业,比如长虹、海尔、宝钢,一个企业一年就有1000亿
孟昭宇表示,“中国整个出版行业都比较低迷,除了一些依靠教材出版生存的出版社外,几乎所有的出版社处境都是艰难的”。据了解,如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一个以学术出版为主的出版社,近年来共出版约6000种图书,其中绝大部分是高品位的学术著作,在相关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其中80%都只能印2000册,即便如此仍有库存,而此种情况在整个社科图书领域普遍存在,“近几年来,除了‘百家讲坛’的系列图书销量不错外,几乎没有特别突出的销售案例,这更加让出版社感到头疼。”
书店作为图书业的销售终端,也反映了中国图书业盛衰的图景。孟昭宇认为,“作为出版行业的另一个终端,它的境况更加低迷。据我了解,目前县以下的书店几乎80%都在卖教材,有好多书店甚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不再卖教材外的新书了。这种形势对我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出版社要想走出低迷,就必须更加了解市场,这是孟昭宇为社科社开出的医方,“2007年,社科出版社计划出版新书700种,其中100种是站在学术最高层的精品图书,400种为国家补贴图书,200种则是所谓大社科概念的适合普通读者的社科图书,而这200种图书也就是出版社希望盈利的部分。事实上,社科出版社拥有极好的作者资源,目前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些论文体的作者,能写出像‘百家讲坛’系列图书这样通俗的作品。所以,出版社今后必定会加强与作者沟通,把更多更好的社科作品,奉献给普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