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越来越多的发行精英已经意识到,从表面看,出版上下游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存在利益的相互挤压和博弈,但从整个产业的发展来看,出版上下游之间市场共有,利益共享,是唇齿相依的利益共同体。3月28日,全国数十位发行集团的老总应安徽出版集团之邀,云集合肥,就出版上下游如何实现产业链
可以看到的是,由于出版上下游已经从产品关系管理提升到客户关系管理的阶段,社店双方进入到选题策划、市场营销、信息交流等层面,上下游能否实现信息的实时对接已经成为制约产业链共赢的首要问题。“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出版社还是派业务人员到书店对账,书店的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到出版社去对账,这种情况下,很多问题都是由于上下游信息不畅而造成的。”山东省新华书店监事会主席刘?认为,由于信息的滞后和不畅,造成出版物流的盲动,造成资金链断裂,无法实现产业链的良性运行。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李权将这种现象喻为“出版与发行之间隔着厚厚的绝缘层”。
如何打破这堵“厚厚的绝缘层”呢?李权举例说明,“比如,有读者从我们店里购买了安徽少儿社的‘虹猫蓝兔’系列,不单是上海新华传媒、上海书城信息库已经体现出了这本书走向了读者,走向市场,安徽出版集团下的安徽少儿社的数据库也应该同时体现出来,这本书已经从下游进入到了客户手中;同时,信息链一体化应该允许有合理库存,但库存十本,卖出九本,安徽少儿社的数据库应该产生自动添货的信息”。李权表示,要实现产业链共赢,首先就要实现信息链一体化,随时跟踪、分析市场最终端的信息。他告诉记者,上海新华传媒计划明年上半年完成目标客户主营业务80%的信息对接。
但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大利要提醒的是,在信息和物流方面实现上下游的一体化,理论模型存在,操作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上下游环节之间,同业集团之间,由于自身的管控模式、商业模式不一样,硬件建设也不一样,在信息一体化追求上更应该追求沟通基础上系统理念的一致。”
长久以来,由于历史特殊原因,新华书店与出版社的业务关系更多的是一种自律行为,刘?将其婉转地表述为“信誉至上”:“过去我们还拿着这个话题津津乐道,不签合同,业务员打个电话,书就发过来了。”直到现在,很多出版社发行人员与书店工作人员也是“酒杯一端,业务做成”(李权语)。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如果说这种销售方式还没有显露太大的弊病的话,那么,随着出版业市场化运作的推进,这种完全依赖“自律”的“要约”关系已经对出版业构成致命的威胁――“大批出版社出现死账、乱账、呆账、坏账,相当一批出版社只能靠借款、贷款来发工资”,李权认为,亲兄弟也应该明算账,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规范双方权利明细,规范购销、退货结算,出版契约化已是大势所趋。
可以看到的是,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出版上下游已经在资本运行方面紧密合作,以参股持股的方式形成了上下游的紧密结合,如,海南新华书店系统和江苏发行集团达成战略性合作意向,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共同组建成立北京广华京版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四川出版集团投资入股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等,发行业内人士认为,出版上下游通过对市场、利润的共同追求,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则实现上下游产业链共赢已经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