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本年度增选的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研究员李爱珍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当上了美国院士的李爱珍却一直未能当上中国院士。(据5月17日《南方周末》报道)
初读这一消息,便疑惑不已:
那么,国内外科学界能否给出一些答案呢?一位推荐李爱珍参与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他不便评价李爱珍为何未能当选中国的院士。美国教授杜武青也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不敢妄加揣测”。他们都不说了。
李爱珍本人又是怎么看的呢?一记者在采访李爱珍时问,“您做了这么多出色的工作,没评上个中国的院士,不难过么?”而她则提到了这些年来她所获的帮助,没有科研平台和团队,没有科研经费,根本无法做出现在的工作,“没了实在的工作,哪里还能有什么荣誉呢?”“我总是记得人家给了我什么,却不记得人家没给我什么。”
人生有限,而科学无限,在有限的生命中向无限的科学和真理靠近,这是科学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李爱珍把大年初一的时间都用在科研上,她还有时间去追求科学以外的东西吗?
由此,我觉得,李爱珍为什么没有当上中国院士,也不必去计较了。院士的名额毕竟是有限制的,谁上谁不上未必有太大的差别,因此,我们没必要纠缠她为什么没有选上。然而,选上的和没选上的,差别却太大了。如果能够选上,那很正常,如果没有选上,也很正常,而真正让人疑惑的是选上的与没选上的,差别为什么就那么大呢?在美国,人们不会把院士头衔看得那么重,更不会因为你做了院士就容易申请到经费,可中国的院士头衔在很多情况下似乎并不仅仅是一种荣誉。
是不是院士不能说明一切,就像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照样能熠熠生辉一样。这也告诉我们,不能只以身份去看人,也不能只从头衔去认人,而更要看重成就和贡献。
国人当选外籍院士而不是中国院士,并不说明中国的院士制度出了问题,只是在两种评价体系下我们赋予院士的意义有着深刻的不同。值得深思的不是李爱珍该不该成为中国的院士,而是院士到底应该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