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个画家的人生及心路历程

2007-05-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廖群 我有话说

最近,《情画未了》在朋友圈子里传看,我常听到人们对书的赞赏。电视上有对作者的专访,杂志报纸有对书对人的评介。里面很多篇节我都看过,但这次全书阅读,还是感到开卷难弃,也让我对书有了一些较为完整的感受。

《情画未了》虽是作者的自传,却没有采用一般回忆录的写法。全书分六章,每一章由几个篇节

组成,每一篇节基本上就是一段作者难以忘怀的经历。篇节与篇节之间文字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的统一。在一个接一个大致连贯的生活片段的中,作者叙述了自己的大半人生,为我们展露了一个画家、文人、知识分子几十年的生活历程和心路历程。复杂的身世、上个世纪后半期天翻地覆的社会变迁,是作者丰富独特人生画卷的大背景。国民党国防部长顾祝同的侄子,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儿子,还有个曾在国民党军队任职的外祖父,这样的人,尽管改了姓氏,还是免不了“极左”的镇压。当“铁拳”砸下,他的生命差点被碾碎成灰。而身边慈爱的外祖父外祖母和温柔的姨妈,给了他无尽的温暖与呵护,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反差,再加上他本身倔强好胜,对绘画的狂热如痴,聪颖敏感的个性,让他的故事跌宕起伏,文本叙述充满张力,紧紧地吸引你,书不释手地去翻看一个画家的艺术生涯,细品一个文人的世事遭际,在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感怀中,倾听自己内心的共鸣。

书中让我倍感有价值的地方,是它叙述到很多史实,有史料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历史风物与历史事件两个方面。第二章《老宅旧事》为我们记录了解放初期,老苏州独特的田园风光、街市住宅、民生世态。在一个孩童纯净的眼波中,我们觅到了老苏州已经不能再现的昨日,景象清新,有沈三白《浮生六记》之妙,都是用妙笔将老苏州的历史风情自自然然嵌入自己日常生活记述中,栩栩再现。书中用力最多的篇幅《恋爱之旅》、《风雨博雅堂》,加上第一章写外祖父遭遇的篇什,追述了“反右”和“文革”等历史运动中,作者的家人和作者自己的遭遇,周围各色人物的表现。“惊吓也是特效药”、“被擒兔崽也咬人”等故事,离奇而又真实,如工笔细描,剖露了特定时代的荒诞与可悲;“名园绝唱”、“劫数难逃”中,回响着作者在绝望低谷的凄婉悲吟,徘徊生与死的门槛边,那种对爱情、亲情的感恩和留恋,催人鼻酸泪涌。《彼岸骨肉》中的“乍暖还寒温哥华”、“父亲的遗嘱”等篇节,让我们看到在民族复兴的春天,一条被扭曲的生命,是如何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作者细细描摹的一个个亲历之境,娓娓道来的一段段未了之情,不仅真实感人,让我们读来颇感亲切与新鲜,也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解读重大历史事件的民间视角。作者叙述的那些亲历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政治在一个知识分子生活中的影响,在其情感世界、生命中引发的波澜。这些,无疑为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提供了解读历史丰富而生动的细节。

作者并不是一个舞文弄墨的文人,他是位泼墨如神的画家。书中最后一章《丹青之路》中,他写了自己绘画的创作经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袒露了自己的艺术理想和创作体会,有着深刻的艺术感悟和见解。书中的插图,一部分是照片,更惹眼的是作者的画。因为他的画已经有二十多年未露真容,许多人都以为他安心做官了。对画,我是外行,于是,问教于国画院周矩敏院长。他告诉我:“可以讲,他的水墨人物画确实到了一个顶峰。”

图文互表,相得益彰的《情画未了》,是本养心亦养眼的好书。它也是一个画家另类的展览,展品是他飞鸿留泥的精彩人生,是他内心未了的情愿和对生活、对艺术的至爱。

《情画末了》,刘振夏著,三联书店2007年1月第一版,5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