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提出:“现在大家都承认,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在中国流行的佛教宗派很多,禅定(简称禅)也是各个宗派所统一的,禅宗更是把禅定作为自己一个主体特色。因此,把握中国文化,就无法脱离对
《中国禅学丛书》是由季羡林主编的关于禅与中国文化的系列丛书,现在已经出版了五本,分别为季羡林的《禅与文化》、刘煊和志安(韩国)主编的《中国禅寺》、黄河涛的《禅与中国艺术精神》、任晓红、喻天舒的《禅与园林艺术》、黄河涛编著的《禅宗公案妙语录》。与以往出版的关于禅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著作不同,这套丛书从更多的角度,力求更加真实和客观地阐述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意义,从禅的角度,透析中国文化的本质特性。现已出版的这五本书已经架构出了这种态势。
《禅与文化》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对佛教以及禅对中国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季先生以他最擅长的梵文等印度古代文字学问,对与禅相关的印度古代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更为难得的是这种分析是建立在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以及印度哲学中国哲学,甚至是西方哲学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书中的探讨既有广度也有深度。《中国禅寺》是关于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的中韩合作项目。该书收集了中国各地禅宗寺庙的资料,图文并茂,全面介绍了各个寺庙的建筑、寺庙的历史和宗教沿革,以及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宗教流派等信息,是掌握中国禅宗发展和分布态势的重要参考书。《禅与中国艺术精神》从文化的思想层面对禅与中国文化思想中的艺术精神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论述。作者抓住了“悟”,从道家论述到佛家:“中国艺术精神中的许多概论如心斋、坐忘、虚实等等都是出于老庄哲学。后来的禅宗艺术精神则是在吸收了儒道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基础上,把老庄艺术劲风禅理发挥到极至。”这本书从本土的儒道到引入的禅学思想以及禅学的本土化同时渗透到中国审美领域的进程中,来探讨中国艺术精神领域,这是书中独到的地方。
《禅与园林艺术》则是在前几部书综述的基础上,给我们分析了一个具体而鲜活的文化事项。该书抓住了禅的关键点“悟”,从禅的文化心态到东西方寺庙,再到园林的意境,最终深入到文人园林,分析禅与园林意趣的关系,探讨园林审美的内在意蕴、意境和禅味。这本书与其他同类书不同点在于:该书作者对西方宗教研究积累深厚,能够在对宗教性建筑对比到文化含义对比的大背景下,从中国的寺庙园林分析到文人园林,还时不时跨越到西方园林对比一番,从中阐述禅趣与园林审美和文化理想,揭示了园林艺术与禅的关系,显得结论很有高度。《禅宗公案妙语录》最大的特点是从禅宗修证的角度而不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收集的禅宗公案,在每段公案的后面加上作者自己的解悟,使读者对公案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中国文化从审美层面与西方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诗意”。如果说西方是一个善于叙述的文化,那么中国就应该是一个善于抒情的文化,并由此造就了中国文化的诗意特色,而诗的灵魂就是禅意。这种禅意早在佛教传入之前就以道家的形式存在了,只不过禅宗传入之后将这种理论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以及完善了。
《中国禅学丛书》(已出五种),季羡林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