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对孩子的教育向来重视,恨不得从娘胎里就开始,自幼儿园直至大学非替孩子择校似乎就没尽到父母的义务,还美其名曰“不能在起跑线上输掉”。那么,学校对孩子的成长真的那么重要吗?孩子们花了上千个学时坐在教室里听着一些成年人给他们讲这讲那真的就能让他们日后机遇多多?记得曾有位美国纽约某私立学校
英国的民主政治若自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算起也已有三个世纪的历史了,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是容忍你本来不能容忍之事,而要命的是政治家的配偶往往也不得不陪着笑着,难有个性与自我,这就令在女性主义思潮与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官太太们往往无法容忍了。于是,一本《配偶的政治:如何与政治家共同生活》(Politics for Partners: How to Live Witha Politician, by Alicia Collinson)便应运而生。作者是名英国的出庭律师,有意思的是她自称“在业余时间也是阿什福德市保守派议员的妻子”。她是这样表述政治家妻子的处境的:“只有一件事比当政治家更惨,那就是嫁给一个政治家。你会碰见所有倒霉的事――令人厌烦的打扰、公开的蔑视、无止境的令人厌倦的应酬,而我们却几乎无法从中得益。事实上,配偶官当得越大,夫妻见面的机会就越少,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更费劲而孤单。”它颇有点揶揄地建议读者们要与未来的配偶签订这样的婚前协议:“离婚的唯一理由是另一方当上了议员。”据作者调查,在英国,虽也有些政治家的配偶乐于当官太太,但更多的是十足厌恶。生活还得继续,所以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些调和的建议。如当当官的那一方卷入丑闻时,面对纠缠不休的新闻媒介,她建议另一方“别讲出你这一面的故事,设法在脸上保持神秘的笑容”。
在西方,烦心事中不仅有不留神当上了官太太,还有历史悠久的种族歧视。最近,一位中欧混血的美国姑娘May-leeChai(蔡美丽)揭露美国中部地区的种族问题,书名叫《Hapa女孩》(Hapa Girl, Temple University Press.“Hapa”在夏威夷方言里是“混合种族”的意思)。作者的父亲从小就从台湾跟随父母移居美国,后娶了个爱尔兰的太太。1979年,已是著名亚洲研究教授的父亲接受了南达科他州大学要他出任副校长的邀请,告别了纽约来到这个美国中部被认为更健康、更友好的小城。姑娘开始感觉不错,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时过往车辆居然还会停下来,并有人探出头来看他们。但不久她便发现这远不是友好表示,而是当地人对一位有色男子怎会讨到白人女子表示好奇。好奇过后,侮辱、骚扰、排斥就接踵而至了。在这里,经常会有越战老兵在马路上偷偷踅到姑娘跟前跟她讲在东南亚见到的妓女,而且只有那些没有男友的生活失意女孩才认真读书。在她上大学期间,学校里还曾因为有非洲学生行为不检点的谣传而发生骚乱。作者分析说,这是由于当地农庄与牧场经济萧条所致,美国人处于恐惧时所作所为就非美国化了。这显然是把问题看轻了。种族问题贯穿整个美国的历史,不管是当地属繁华都市还是田园小镇、经济是繁荣还是萧条,都无法消除,只是在病痛的症状加剧或稍有缓解之间摇摆罢了。
近年来户外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作为户外运动的主要形式――登山,受到格外青睐。大概也就是这几年,登山体现的首先不是劳动人民的辛苦,而是有闲人士的标志性生活方式。然而,与登山运动的发源地英国(尚有争议)相比,我们还在萌芽状态。今年出版的《高峰:阿尔卑斯登山俱乐部150年》(Summit: 150 Years of the Alpine Club, by George Band, Harper Collins)对登山作为“特殊娱乐形式的运动”在英国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作了系统的回顾。书里提供了一些事实:阿尔卑斯登山俱乐部成立于1857年,首次以组织的形式认定登山是种运动。其创始人都是中上层的乡绅,如教士、教师、律师及有名望的学者;在登山的黄金时代1854-1865年间,有39座主要山峰被首次征服,英国人登上了其中的31座;当时有两种力量在推动这种“完全无用的冒险”:爱国主义与宗教信仰(“强身派基督教”的实践);但在150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登山者还是以追求乐趣为主。当然,登山也不乏反对者,作者举了一个例子。1865年,当三位俱乐部成员在阿尔卑斯山殉难时,《泰晤士报》就诘问道:“英格兰最优秀的血液为什么非得抛洒在那些本无通道的顶峰上呢?”但英国的精英们显然现在还在用生命与财富做赌注,乐此不疲地去接受悬崖与满地陷阱的冰川的挑战!
法国现有本畅销书叫《怎么谈论一本自己未读过的书》(Comment Parlerdes Livresquel’onn’apas Lus, by Pierre Bayard,Minuit),据说供不应求,已重印多次。作者是位巴黎大学的著名教授,专业是文学与心理分析的跨学科研究,该书的读者对象是学术界。他承认自己未博览群书,但照样能“非常权威地评论未读完、已忘记或根本未读过的书”。他对如何评很有心得,现略举其三:一、不谈细节。把理性思维放在一边,让潜意识做主,尽量表达自己个人与作品的关系。二、写书评时把书放在面前,闭上眼,然后努力想象自己可能会对该书的什么内容感兴趣。最后写你自己。三、与作者讨论时要坚持泛泛而谈,保持似是而非的朦胧性,然后说你有多喜欢这部著作。其实,这种做法并非完全新鲜。参加了许多次文学研讨会后,笔者早就怀疑不少学者读了篇梗概或书评甚至仅凭道听途说就做起了文学批评,而现在有些学生用这种把戏来“反制”教授更是练得炉火纯青了。我们早就解决了“不读能评”这个问题,只是没人能大胆地说出来,结果被这位法国人抢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