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报纸书评版的编辑,多年来我听的最多的指令是:要新!只能评新书。要快!最好书一出来,书评就到位。真急啊!头天送书过去,恨不得第二天书评就到手。能不能多宽限几天啊?为什么总那么着急?听着作者的抱怨,感觉自己就像黄世仁。虽然心里清楚得很,急着得到的东西往往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长期着急,终于练就了非凡的催稿能力。说话语气极柔和,态度却极坚定。经常用的招数就是装可怜:再不给稿子,头儿就要骂我了;版面都排好了,专门空出一块地方等您的稿子呢。一般很灵。
长此以往,实在是疲于奔命,难免心生厌烦。很想知道:那些权威的书评报纸是怎样做的呢?读到《纽约时报》书评选集《20世纪的书》,颇有豁然开朗之感。我发现,书中所收大部分都是新书书评。但是,它的书评分很多种。一种是“哎呀!”型――就是发现一本书时编辑写的一个短暂的印象。还有就是浅书评,对一本书的初步的看法。再有就是深度的长篇书评,一般是权威人士撰写的。也有编辑对作家的长篇专访。
怎么这么安静!这本书朴素的封面和它里面的文章给我一种感觉:老老实实,安安静静。没有热点串谈,没有主题先行,没有东拉西扯。一篇文章力求把一个人物分析透,把一个问题讲清楚。久违了,这种散淡的感觉。
其实,书评是有层次的。有快也有慢、有长也有短、有浅也有深、有新也有旧。
但无论如何,书评不是花边新闻。真正的书评应该静下心,沉住气来作。做深度书评,从选书到书评出炉,这个过程更快不了。
一本新书到了编辑手里,要先粗粗翻一遍。粗读之后编辑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对书的价值有个判断,并将这本书与过去和近期同类书相比较,有时拿不准,还要请教专家,最终确定是否选择该书进行评论。书选好了,然后约请自己估计能对这本书有把握的作者来评论。有时作者看完书却告诉你,对不起,我评不好这本书,建议你另找他人,甚至还会告诉你找什么人合适。编辑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又有认识新作者的机会了。
书到了书评作者手里,进展速度也快不了。因为书评作者是带着批评的眼光去读书的,这样就读得很慢。有的书作者要读好几遍,甚至还要做些笔记,才能确保把握全书的主旨。写完之后还要做文字上的润色修改以及引文的核对,这些都需要时间。
最近在《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上看到有关新书快评和慢评的讨论。从报纸书评编辑的角度,有些话不吐不快。我认为,认真严肃的书评还是慢点好。另外,有的书还可以请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评论。我记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出版时,我组织了三位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评论,有褒有贬,条分缕析,效果很好。还有一些已经做过评论的书,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了新的评论角度,则不妨请人再评。旧书新评也有价值,就像《20世纪的书》里面的一些文章,当时对有的作家批评得一无是处,几十年过去之后,人们才发现其实他们的作品流光异彩。
世间万物的生长都有自己的节奏,书评也有自己的节奏。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有些事情急不得。很多人都觉得书评弄起来好容易,我却觉得恰恰相反。无论如何,书评的编辑和写书评的作者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