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的历史,美的涵义

2007-06-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杨小洲 我有话说

七十多岁的大胡子翁贝托・艾柯被中国媒体称为“最博学的作家”,因为他是“享誉国际的作家、符号语言学权威、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

家”,据说出版过140多部著作,很有些传奇色彩。倘使按他年龄来平均计算,大约可折合每年出版两部作品,要说著作等身,此翁当为一例。不过世间许多事物都不能以常规来作依据,这位意大利老叟除勤于笔耕,似乎知识渊博也超乎常人想象,有横跨多种领域的本事,赞美的言辞说他“都有经典性的建树,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促人对他怀有先入为主的好感。几年前米兰出版《美的历史》(《History of Beauty》)多少都在印证他的知识与教养“全面发展”,说他是“当代意大利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大抵不为过誉。

简体版《美的历史》今年3月在中国内地出版,正与艾柯第二次中国之行同期。这部440页大开本著作,以大量图片,配以约16万余字的说明,来展示他对美的审视。全书共17章,包括:古希腊人的审美理想、阿波罗式与戴奥尼索斯式、美:比例与和谐、中世纪的光与颜色、怪物之美、从田园到天使般的女性、15到16世纪间的美、淑女与英雄、从优雅到不安的美、理性与美、崇高、浪漫主义之美、美成为宗教、新的对象、机器之美、从抽象形式到物质的深度、媒体之美。若看每章的标题组合,可知艾柯对“美”的发展来路及范畴的设定。

书前有《导论》一篇,讲解艾柯对美的理解:“我们所认为好的事物,其数无限,两情相悦之爱、诚实获致的财富、精美的佳肴,皆是,皆为我们所希望拥有。”这样的解说语言比较平实,也易于被读者接受。又说:“形容我们宁可敬佩而不亲履的有德之行,我们往往说,那是‘美事’”;“超脱的态度使我们将一件善事界定为美,而不起思齐置身其地之心。细想此点,我们就明白,我们谈‘美’时,是为一件事物本身之故而享受之,非关我们是否拥有此一事物”;“美丽的事物,如果是我们的,会使我们快乐,但即使属于他人,也仍然美丽”,等等,可见艾柯的独特的美学思想。

《导论》可看出作者意图。毕竟美的历史与艺术历史有差异,前者在意艺术所表达的美,不讨论艺术技法,因而美的历史也不同于美术史,艾柯自己的解释为:“我们这本讲美的历史,不是艺术史(或文学史、音乐史),因此,我们一路看美的历史,将会随时提到处理美与艺术之间关系的观念。”艾柯用大量文字来解释他这本书的审美态度,以及意义,因此在阅读此书之前,可从这篇文中探得艾柯的编写思想:“本书出古入今,第一要义是看看哪些文化、哪些历史时期认识到,有些事物给人静观欣赏之乐,此乐独立于我们对这些事物可能怀有的欲望。在这层意义上,此书不从任何先入为主的美学出发,而是综观数千年来人类视为美的事物。”其实,艾柯对美的作品进行的释义并不复杂,择其要义作简单分析,好处在他每每将当时对美的文字记载与艺术作品互为对照,使自己对当时美的认识更接近时代,避免带上现代审美眼光。

艾柯对美的历史只重解释,不作艺术阐述,而那些对艺术的赞美,则交给诗人去完成,因此他引用许多古希腊时期的艺术作品,都以与那个时期接近的诗句附于图后,目的只在给读者更多美与艺术的比较和感受:“思考古代艺术家或匠人之作,当时的文学或哲学文字往往可以借助。”本书《古希腊人的审美理想》、《美:比例与和谐》、《中世纪的光与颜色》、《从田园到天使般的女性》、《15到16世纪间的美》、《淑女与英雄》、《从优雅到不安的美》、《理性与美》、《崇高》、《浪漫主义之美》、《美成为宗教》这几篇最有助对美和审美的认识,是书中理解美之涵义的重要篇章:“本书如此命意,对读者最为尊重。我们将会看到,同一时期,画家与雕刻家歌颂一种美的模范(人、自然、观念),文学家却歌颂另一种模范。某些希腊诗人吟咏的女性美,在后世某个时代由画家与雕刻家实现。”艾柯在第一章《古希腊人的审美理想》中说:“早期希腊人对美是有了解的,只是他们所了解的美与传达美的各种艺术结合,使美本身并无独立地位:在颂神歌里,美是宇宙的和谐;在诗,美是使人欢悦的魅力;在雕刻,美是作品成分的适当配置与平衡;在修辞,美是恰当的音声节奏。”都可看作美的早期形式。女性裸体对艺术的影响,也是本书涉及最多的话题。

本书所选艺术作品皆精美赏心,都是诠释美和传达美感的好材料。艾柯正是通过这些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审美品位,读者借此也颇得观赏之趣。他另有一部《丑的历史》,与这本《美的历史》作对应,目前尚未见到出版,想来大约应该是本有趣的书,只是不知他在审美的修养之外,如何培养审丑的情趣,这倒引起读者十分兴趣来。从翻译文字来看,台湾译者彭淮栋先生译笔常带中文成语,显出典雅的语感。这里不妨多说一句:此书另配有按原书尺寸60%缩印的32开“试读本”,免费提供读者享受“图文盛宴”,以使不曾购买这部大书的读者亦能管窥其灿烂面貌。这也正合乎艾柯有关“美事”的释义。

《美的历史》,[意大利]翁贝托・艾柯编著,彭淮栋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19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