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嗦也是一种才能,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就是具有如此才能的一位。《幸福的建筑》再次证明了德波顿“才子”的称号不是凭空而来。
一般谈建筑的书,不是建筑史,就是建筑鉴赏。若将建筑与幸福联系起来,
“这幢房子已然成长为一位颇有见识的见证人……,多少年来,它的主人去了又来……,底层的石板诉说着安祥和岁月的雍容,而厨房的碗柜则提供了沉着淡定的秩序与纪律的样板……”从桌布的图案象征顽皮心态的爆发,到壁架插矢车菊的玻璃花瓶会助人抵制沮丧的压力……《幸福的建筑》开卷伊始,文笔有如小说家的轻柔美妙。它以人的心情境遇无不受周遭环境影响着手,将物质&建筑与精神&心灵配成佳偶。
工程学注重实用性和设计师美学追求的互相抵牾,每每发生在每幢建筑诞生前。《幸福的建筑》用欧美亚的众多建筑物实景图片,画龙点睛式地一一评说,几分唠叨,又有几分幽默。从对建筑物审美角度的赏鉴来反映其带给人们的幸福的指数,是作者的独门绝技。由此,他要求自己笔下列举的各类建筑物都必须开口说话,无论是洛可可式的,哥特式的;无论是雅典的神庙,还是罗马的拱门。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都平等地拥有自己说话的权利。于是在他魔杖式笔触的点击下,马来西亚太子城会议中心形如潜伏的甲虫;伦敦卡尔顿影院窗户状似埃及神庙的塔门;华盛顿特区的德国大使馆那宏伟的柱廊,仿佛让人们看到德国陆军整齐的队列;巴黎博览会的德国馆,更传递出当年纳粹帝国咄咄逼人的气息……建筑物被这类评述赋予灵魂。与一般建筑鉴赏手册不同的是,《幸福的建筑》始终以人们对建筑物的感悟、感受作为匠心独运的叙述角度。例如,书中将缺乏艺术想象力的快餐店门面装饰,与伦敦西敏寺那壮丽的拜占庭风格作对比式描摹,前者让人焦虑于尘世的喧嚣,后者却将人们置身于敬畏的静默中,感受对完美和崇高的向往和追求。
德波顿说:“艺术天分就像是一场绝妙的焰火,瞬间穿透漆黑的暗夜,使观者油然而生敬畏之情”。在有艺术眼光的人看来,建筑物的光怪陆离,均能让人产生艺术联想。巴黎卡斯蒂格利昂路的整齐划一,让人们感悟到秩序;威尼斯总督宫的石墙又让人看到在秩序的统一中有变化。同样是两座帮助人们跨越自然界深谷河床的吊桥:一座用笨重的砖石和沉重的铁链构成,使人们仿佛感到有几分气喘吁吁的力不从心;另一座借助曲线的弧度显得轻盈便捷,让人品味着优雅。
《幸福的建筑》表述了环保理念对艺术审美的绝对统治。这本书收尾前两个章节,一章谈城市中建筑物的协调关系,另一章要求城市建筑规划者有自知之明――即使某些城市规划者拥有重新勾画城市蓝图的权柄,也应顺执政当局和广大市民美化自己家乡建筑面貌的共同需求。德波顿强调,建筑师在将蓝图化为建筑实物之始,务必要有美学和文化的思索,更应对生命和大地保有敬畏之情。该书的结语这么说:“我们对脚下的土地负有义务,我们建造的房屋绝不能劣于它们所取代的那片处女地。我们对小虫子和树木负有义务,我们用以覆盖了它们的建筑一定要成为最高等而且最睿智的种种幸福的许诺。”看,又是有几分?嗦的表述,但因其哲理的内涵,使?嗦亦成才能。
《幸福的建筑》,[英]德波顿著,冯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