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宇皓 摄
本报讯 在去年6月沪上新发现的残脂本《红楼梦》的
去年6月14日,随着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公司的一声槌响,一部仅存一至十回文字和三十三回至八十回总目的《红楼梦》残抄本由深圳卞亦文竞价拍得。经著名红学家冯其镛先生鉴定,初步认为该本属脂评抄本系统的一个新成员,其抄成年代“应当是清嘉庆前期”。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杜春耕先生亦认为,“这是一个有极高价值的本子,是近几十年来《红楼梦》资料的又一重大发现”。这之后,该抄本的真伪、年代、传抄情况、收藏流变过程以及与现存各早期抄本间的渊源关系一度成为红学界的研究热点。与此同时,网上的言说也沸沸扬扬。
面对这种情况,冯其镛先生建议召开此次鉴赏会,并抱病参加。会上,他澄清了网上的谣传并重申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打开这个本子一看,马上感觉是一个老本子。这个本子学术价值很高,和其他本子相比,有很多差异,这就为探索提供了空间。”他要大家好好看看原件,并表达了对其他新本子出现的期望。
著名红学家刘世德也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卞藏本是一个有版本价值、有研究价值、值得重视的脂本。
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部的专家分别从卞藏本所用纸张年代、吃墨深浅、岁月侵蚀、抄写字迹、简体字异体字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得出卞藏本抄成于“清代道光前”的结论。这一结论支持了冯其镛、刘世德等专家卞藏本为旧抄本的意见。 (有关详细报道见本期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