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醒客与神思

2007-08-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陈德中 我有话说

这套“醒客悦读”(ThinkerReadings)中的“醒客”,是英文思想家一词的中文谐音,既谐音又谐意,应该是符合翻译中的“译心译意”的较高标准的。“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孤独的清醒者形象,很是符合我们对于人类历史

上伟大思想家的理解。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把醒客看为在思想着的人。我们每个人生存于世,都天然的有着运用自己的感官感受和判断外界事物的权利,我们每个人的所想所感都是生命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思想者。而每个人所想所思的内容和倾向千差万别,不同的想法交错叠加,共同构成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很显然,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是如此的多样,很难说哪一种理解才是正确的理解,也很难说我们就应该统一于有限的某几种理解。

我们对于世界的感受各各有别。比如说,有人就会有一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不适应的感觉。卡夫卡的《误入世界》,表达的就是错误地来到了这样一个世界的局促感。又比如说,维特根斯坦的“游戏规则”的说法,会让我们联想到对于规则的认识与尊敬,“不同游戏之间的差别在于游戏者所选择来遵守的规则”。马克斯・韦伯的“入世修行”说,激励的正是我们在残酷现实面前的奋力抗争精神。而我们耳熟能详的西西弗的神话,则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在众神注视下的人类的命运:不停地将巨石从山谷推到山顶,到了山顶后巨石又重新堕入山谷。

这种差别,同样表现在我们可能与我们邻近的人并不完全一致地分享对于世界的某几种固定的感受。有时候,某些感受我们是交叉的,极端的时候,我们彼此甚至有着完全互不搭界的不同感受。在这样一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别人所无法替代的思想者,每个人也都是作为思想着的醒客。不但如此,就连我们自身的感受也都是极为不连贯的,从天使到魔鬼,从翘楚到无赖,许多时候,我们身上居然集结了我们所能观察到的许多类别大相径庭的不同品质,连我们自己也会惊诧于我们的多变。正如蒙田所坦言的那样:“从我身上可以找到所有矛盾……羞怯,蛮横;贞洁,淫荡;健谈、寡言;坚强,纤弱;聪明,愚鲁;暴戾,和蔼;撒谎,诚实;博学,无知;慷慨,吝啬又奢侈……”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常说的文明史上的思想家视作人类思想的裁缝。他们是专业的思想者。因为专业,所以熟练,作为思想的熟练工,他们为我们裁就了如此合身得体的思想华袍。由于他们的工作,我们思想的细腻与美丽得到了升华和放大,我们自身的优点得到了肯定和提拔。

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思想者(你也完全有可能放弃去思想),也正因为我们介入了思的事情,所以当我们遇到大师的作品时,有一种见到了知音和老友的熟悉与亲切,这种愉悦是自内而外自然发出的。这个时候的阅读,自然是一种愉悦的相识和重逢。

另外一个英文词汇“神思”(sense)与醒客一样是一种妙译。只要你不是一个理念论者,那你就一定会承认,我们对于外界世界的认识开始于我们的感觉。起于感受而至于神思,这似乎是一段不近的路程,但是确实也是一个无法斩断,彼此关联的路径。帕斯卡尔关于直觉思维与数学思维的甄别,以及关于宏大世界的直观感受与最终通过打赌来投入对神的信仰,印证着他那撼动人心的人生感慨:“这些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感到恐惧。”无限渺小的自我与无穷宏大的世界的联系,居然就开始于我们的主观感受,终止于我们对于外界的神圣理解。

我对“醒客悦读”的理解,正是基于我们每个人对于外界的这种神思。这套书不是用来启蒙的,不是用来引导人的,而是用来开发和延伸我们的触觉的。世界如此宏大,我却如此渺小。尽管如此,居然还有知音,居然还有朋党。人心是彼此温暖的,这种温暖未必一定需要言之凿凿、不得不臣服的真理。只要有了这样的神思,回眸之间居然发觉广大而冷漠的宇宙中居然还有与你惺惺相惜的同伴,哪怕只有三两人,哪怕只有孤零零的那么一位,我们的心也就会稍稍安顿,游荡的心因此而能有所慰藉,我们的生活也就会有所担保。

1880年,在普希金纪念像揭幕典礼上,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可争辩的语气向大家宣称:“真理不在你身外,而在自身之中;在自身中发现自己,使自己服从自身,掌握住自己,你就会看到真理。”能够激发你深思的,是因为你已经储备了神思。今天,在一百多年后,我们也能够无须赘言:作为一位思想者,只要你在感受,你在思考,就会直接为思想家所揭示的真理所击中,因为,那些基本的感受本来就隐藏在思想者的那些神思当中。在这,你会得到愉悦,而这种愉悦是属于你内在的自我,与我无关,与他无关,与你没有感触的外在世界毫不相干。

“醒客悦读”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