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迎风破浪方能驶出海

2007-08-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实习记者 张彦平 我有话说

2007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举行在即。中国图书“走出去”是贯穿近年来BIBF的主线,自2005年1月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实施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来,中国政府采用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进行图书对外推广已逾两年。过去,相比较其他商品,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都是比较弱的,自从图

书“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经过政府部门的推动,出版社“走出去”的意识大大提高,包括版权输出在内各种形式的图书出口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6年全国图书、报纸、期刊累计出口1488580种次、1007.78万册(份)、3631.44万美元,与上年相比种次增长24.59%,数量增长37.6%,金额增长10.47%。2006年全国共输出出版物版权2050多种,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副司长陈英明说“原来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要达到3000项版权输出,现在我们的目标已修正为到2010年翻一番”。

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之际,本报记者走访了新闻出版总署外事司、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北京版权代理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单位部门,请相关人士就中国图书“走出去”需要突破的局限进行了分析,以推动中国图书在走向国际图书市场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接受采访的相关人士谈到,在图书“走出去”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共同关注和谨慎对待。

达到国际水准的著者译者缺乏

“出版业认可的中国作者寥寥可数。”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际出版研究室副主任姜晓娟说,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本土的作者中,外语水平过关、了解海外读者阅读习惯的国际化作者十分缺乏,而部分外语水平过硬的作者虽然引起了国外出版业的关注,其思想观点、学术水平又不一定能够真正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

除了缺乏复合型的著者,复合型的译者也同样缺乏,而译者的缺乏造成的影响更大。姜晓娟说:“语言问题是目前中国图书走出去需要突破的主要瓶颈。除了中西方文字本身转译有困难之外,目前国内外语水平过硬同时具有深厚的人文或学术底蕴的译者数量不多。国外出版的大多数中国主题著作主要是由外国汉学家或在海外旅居、访问的华人学者翻译的,由国内翻译者翻译并产生影响的图书不多。”

北京版权代理公司董事吴颖也说:“中国的图书要走出去,首先要让对方尽可能多地了解书的内容,才会决定是否要引进。对于准备输出的图书仅仅翻译书的简介是不够的,最好翻译部分精彩的章节。但这样做不仅成本高,而且能承担此任的优秀翻译人才极其缺乏。”

翻译问题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中国图书的海外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语言与中国接近,华人也比较多。吴颖表示要进入欧美市场首先需要优秀的中文翻译成外文的高级翻译人才,同时需要解决翻译成本问题,而我们作为代理公司没有足够的翻译经费投入。出版社在输出版权方面的投入与收效不成比例,积极性不会很高。

过去两年中“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主要以资助翻译费的形式,力图解决图书“走出去”过程中的翻译问题,在本届BIBF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三局吴伟副局长透露,为促进中国图书对外推广,招募国内外精英,一个为出版社服务的翻译人才库已经初步建立,翻译问题将进一步得到解决。

图书题材定位模糊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国际部主任甄强提到,从一般图书市场来看,现在“走出去”的书一般是在国内销的好的书,翻译后拿到国外市场,目前很难见到专门针对海外市场进行定位、策划、出版、销售的品种。

“‘走出去’的图书在选题上需要调研和调整。”姜晓娟说,“通过研究国外出版的中国主题图书,我们发现,有几类主题的图书是国外出版社和读者比较关注的,包括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和哲学宗教等。国外出版的《孙子兵法》、《道德经》等已经有很多译本,但遗憾的是这类图书主要是由国外的汉学家翻译的。既然要打入国际市场就要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国外的一些大学出版社和以研究汉学为特色的机构出版中国主题图书比较多,它们出版的研究著作主题非常专业,论述十分透彻。反观我们出版的一些图书,选题范围却十分宽泛,不能适应读者分众化阅读的需求。”

出版社“走出去”意识有待提高

“政府鼓励图书‘走出去’做了很多工作,哪些政策束缚了出版社和图书‘走出去’,政府就负责清除障碍,放开出版业的手脚――说书号限制了图书走出去,我们提供不限量的书号推动图书‘走出去’;说翻译是障碍,我们推动翻译人才库建设,但是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推动。”新闻出版总署外事司副司长陈英明表示,“图书‘走出去’,现阶段是政府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最终要成为一个出版社的市场行为,政府不能替代出版社,要‘走出去’的不是政府,而是中国的出版社、中国的图书,路怎样走还是要靠出版社自己,出版社应该提高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市场意识。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我们要培育出在国际市场上知名的中国出版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中国图书,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主要起一个助推的作用。”

虽然出版业近两年受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走出去”的意识增强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对于国外市场许多出版社的态度依旧是不甚热衷。部分原因在于“国内市场依然是很多出版社的主要市场,国际市场依然是一个未知的、不熟悉的领域”,陈英明希望,把图书推向国际市场,使出版社走向国际市场,作为企业的出版社要有长远宽阔的视野。

吴颖表示,中国图书走出去需要出版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出版业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国外市场,真正地明确国外读者的需求。于选题策划之初就从国际市场的角度出发,才能使中国的出版物走出国门。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甄强也说:“出版社作为企业赚钱不能总靠政府,还是要靠自己去寻找各种机会。”

渠道尚待多元化立体化

渠道不畅是出版社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的结果。吴颖说,现在把中国书推出去大部分还是靠每年的几个国际性的书展,比如政府每年资助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但展台面积有限,只能照顾到几个大的出版集团,给大多数出版社的机会太少。

怎样来改变对于国外市场两眼一抹黑的状况,怎样把图书推向国际市场?陈英明说道:“这需要中外出版社合作,出版社要培养熟悉国际市场的人才。有做国际化经营,做国际业务的意识。”

如何打通走出去的渠道,外研社提供了一个以资参考的榜样。甄强说道:“对于国际图书市场,出版社目的不应仅仅是输出卖版权,而是希望最终把出版社打入国际市场,使出版社成为一个国际品牌。但当面对海外市场,营销渠道基本是零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借船出海的方法――外研社一直在做英语图书的引进,与国外的出版社常有合作,以前的情况是外研社帮国外的出版社赚钱,当我们想走向国际图书市场时就想到了与国外出版社合作,请他们帮忙。采用这种合作的方式的一个成果是,由外研社和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汉语900句》在世界50个国家进行推广、销售,成为至今中国出版的语种最多、规模最大的外国人学汉语教材――已经和国外出版公司签署了15个语种的翻译协议。所以中国图书走向海外市场,一是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二是要充分利用与国外的合作关系。目前外研社正在与美国出版大鳄麦格劳・希尔公司合作推出两本书,一本是《我和中国》(Me and China),另外一本是《大学汉语》(College Chinese),后者从策划编纂开始就开展了双方合作。”

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次启动e-BIBF(网上图书博览会),打造永不落幕的图博会。此国际合作平台打破了图博会的节日性质,把合作推向日常化,将有利于资金融通、合作营销渠道通畅。

政府资助需细化落实

吴颖提到,希望政府的资助分配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她称很多国内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公司在输出方面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鼓励。此外,我们并不很了解国外读者对中国作品的需求热点,很多调研的工作也需要政府的资助。另外税收上的优惠也没有很好的体现。

陈英明说,图书“走出去”整个过程都是在探索中,要求在一两年之内做得很好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各方改进完善,政府有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方式也有待完善,出版社也要自己创造把握机会积累经验一步步来。姜晓娟也建议政府的资金支持政策能够更加明细化,对图书“走出去”的成果除考量输出数量以外,也应该对图书的质量和实际产生的影响进行考量,防止出版社单纯以数量论成绩而不注重图书质量和产生的影响。姜晓娟认为对于图书“走出去”的成绩应该请国外的读者和专家参与评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