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明家眼中的发明史

2007-09-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金涛(本报书评人) 我有话说

近几年,一向被冷落的科学技术史专著、译本及普及读物多了起来。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几点值得关注:一是许多读者对于人类文明史的阅读兴趣,正在从传统的社会发展史转向多元的理性探寻,科学技术对于历史进程发挥的巨大作用备受关注,便是这种观念变化的反映;另外,这也说明读者并不满足以往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方式

,他们更希望从历史的大背景下了解科学技术诞生、发展的脉络,以加深对科学技术丰富内涵的理解。

近日,老友张开逊新著《回望人类发明之路》出版了,这本书侧重人类发明史的梳理,重点介绍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发明,有别于一般的科学技术史,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张开逊教授本人就是一位著名的发明家,毕生致力于传感技术的研究,为半导体结型温度传感器在我国工业化生产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发明了碳化硅高温传感器,使半导体传感器件拓展到高温领域;多项发明在国内外获奖。由一位发明家耗费7年写就的发明史,必定有许多特别的心得体会。

发明史的著述,一如科学技术史的著作,在充分掌握大量史料的前提下,作品的高下往往取决于作者的学识功底和科学素养。《回望人类发明之路》的显著特色,是不限于提纲挈领地介绍历史上的重大发明,从科技发展背景、发明家的思路、该项发明的价值等方面加以层层剖析,而且在论及某项发明时,以简捷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准确的描述,画龙点睛地将科学原理讲得明明白白,令人恍然大悟,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书中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恕不一一列举。然而这类看似寻常的解读,实际上并非易事。因为发明史涉及的学科太多,没有广博的知识功底,对深奥的科学原理不能融会贯通,很难深入浅出地道出其中奥妙。由此也想到,发明史不单是讲史,实际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科普,它们是从发明的角度,生动地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

发明史与科学技术史的著述,尤其是普及读物,离开史料说明不了问题,但是又忌讳史料的罗列,这是一个矛盾。《回望人类发明之路》史料翔实,要言不烦,却又能跳出史实,通过哲学的思辩归纳人类发明的轨迹。“哲学引导科学,科学产生技术,技术改变世界。”作者得出的这一结论,是贯穿本书的一个鲜明观点。这固然是一家之言(因为技术发明与科学的关系,是一个很复杂且又众说纷纭的问题,人类早期的许多发明和近代涌现的发明也有很大的不同),不过,作者指出,“在人类发明的道路上,常常见到哲学的身影。当人类面对艰难抉择的时候,哲学一直为人类探索与创造提供聪明的建议”,无疑是颇有见地的。从这个视角去思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由辉煌走向衰落的原因,也许可能寻找出合理的解释。

作为一位发明家,作者高度赞颂了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技术发明决定历史长河奔流的方向”,以至历史学家是按照人类技术发明的特征划分时代的。但与此同时,作者也为“人类亦可能被荒唐的欲望驱使,滥用它们,跌入深渊”而感到深深忧虑。最突出的例子是战争武器的发明,书中列举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美国生产了7万枚核弹,苏联生产了5.5万枚核弹,“到2007年初,俄罗斯核武库拥有近1.55万枚核弹头,其中5670枚核弹处战斗值勤状态;美国拥有9660枚核导弹,其中5735枚在役”。对于这种“伟大的发明”,作者只能万分感叹地说:“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最大区别,是动物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且知道需要的程度,而人类却不然。”其实,发明的负面并不限于核武器,这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困惑,也是许多发明家始料未及的吧。

《回望人类发明之路》,张开逊著,北京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