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陈村:网络影响文学的未来

2007-10-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采写/本报记者 丁杨 我有话说

摄影/小饭

陈村,1954年生于上海,1977年参加高考,来年就读上海师范学院政教系专科。197

9年发表小说《两代人》,1983年请创作假写作,1985年成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99年在“榕树下”网站兼职,任艺术总监暨“躺着读书”论坛版主,2002年初辞职。2004年兼职“99书城”网站,任艺术总监、总版主暨“小众菜园”论坛首任版主。曾主持四届网络文学大赛评奖。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少男少女,一共七个》、《屋顶上的脚步》、《美女岛》等,散文随笔集《弯人自述》、《陈言勿去录》、《五根日记》等,长篇小说《鲜花和》。

采访手记

每次给陈村打电话都是在晚上,这是接受了去年初采访他时他的建议。想必陈村和很多作家一样有熬夜写作的习惯,何况他是已有十几年网龄的资深网虫,正担任着“99书城”网站艺术总监和“小众菜园”论坛版主,写作之外有大量时间在线。如今,上网对他来说几乎是和文学创作同等分量的“正业”。

近几年,陈村的写作速度和出书频率似乎都不及从前,从1997年出版长篇小说《鲜花和》之后,更是有十年未写小说。但若去“小众菜园”潜水,人们会发现被网友冠以“村长”之名的他其实活跃得要命,不断发帖,有他原创的文字和照片,也有转贴的他在网上溜达时发现的妙文。他还时常在“小众菜园”上其他网友的帖子后面跟帖,言辞依旧敏锐犀利,更多了不少轻松调侃。对于很多公共话题,特别是文学、网络范畴的,他都默默关注,偶尔也会在媒体上表示一下自己的态度。

电话那端的陈村恰如所有“夜猫子”一样谈兴渐浓,话语间颇多有趣之处。他戏称自己总不写小说快成了“骗子”,手拿相机到处拍堪称“狗仔队”,预言今后的文学作品会越来越多贴在网上发表,“都是网络文学”。说到他刚出版的《小说老子》,谈起现代人的精神出路,他又一下子凝重起来……

网络是个好东西

我接触网络很早,上网也有十多年了。现在我对网络的好奇不如以前,早已没了最初的新鲜感。记得前些年我常常劝朋友们上网,今天已经不用我劝了,大家都在上网。至少到目前为止,网络还是个好东西,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文艺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方式。比如现在网上流行的播客,只要你有个DV机,就可以自己拍着玩,拍完就能放到网上去,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网络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弥补了报纸和杂志在信息更新速度和表达尺度上的局限。我想,多年以后如果有人研究今天的历史,或许从网络途径来了解更准确。

说到博客,那是一种个人展示,交互性比较差,因为博客主人和其他网友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这一点和论坛不同。这两年很多影响比较大的网上话题,最初的争论都是从论坛开始的,博客里的争论如果太激烈,主人大可以删掉留言甚至关闭评论功能。同论坛相比,博客的管理成本也比较高。国内外影响比较大的论坛是有限的,而博客则无法计数。文字的管理还好办,但像声音和图像文件难以用检索系统管理,只能靠人工。我觉得普通人写写博客蛮好,大家平时缺少表达平台,开个博客与朋友交流交流很不错,这和名人开博客的性质完全不同。

在人类发明印刷术之前,文学作品的传播非常有限,而传播的便利程度反过来会影响到文本样式。当有了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好处就是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能被网友通过网络读到。我曾以为网络写作会进行一些文学前辈没有尝试过的文本实验,事实上从文本的探索性上,今天的网络文学还不如此前的先锋文学。很多曾是网络写手的已出书的作者不愿承认自己是网络作家,我想是缘于网络写作的门槛比较低,他们可能为了避嫌。令人高兴的是,现在很多出版社已注意到网络写手的存在,很多贴到网上的作品被出版社发现,买下,出版。2000年,我曾向北京一家出版社的编辑推荐安妮宝贝的作品,我跟他说,这是网上非常受欢迎的写手,出她的书你不会亏本的,他还是不同意出版。可能我的推销技术还不过硬吧。

像起点中文网那样采用收费阅读的模式,从文学作品传播的角度,创意很好,会使得更多好作者向他们靠拢,读者也会很廉价地读到更多好作品。说到这种网上付费阅读方式,是会导致作者所创作的文本在篇幅和内容走向上有变化的――篇幅会越来越长,要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

在我看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很乐观,以后几乎所有的文学都会是网络文学,因为在网上发表。现在不是已经有很多作家在博客上贴自己的文章吗?这只是一步之遥,如果网站和作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得以合理解决,那作家大可以在网上首发作品。

技术进步丰富文学平台

从出版《鲜花和》到现在,我很久没发表小说,但我从来没有说过不再写小说,再这样“瞎说”下去到头来就成骗子了。哪一天,我有灵感想写了再说吧,现在不好多讲。

像《看来看去》(1997年出版)、《五根日记》(2006年出版)这样日记结集出版的书,我本来跟某家出版社说好了继续出,后来考虑到我日记中写到的很多人毕竟还健在,这些日记出书是要“害人”的。我在网站和论坛做事情,那上面发生过好几次文化、文学圈的争论,参战的很多是当今著名作家或评论家,我是版主,知道的事情要比普通网友多一些,如果这些内容我全部老老实实写到日记里又出版,有些当事人会感到不合适,如果我不老老实实地写,也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我放弃了历年日记结集出版的念头。

近年来,国内文化界很流行对80年代的回忆,其实今天对那个年代的所有回忆都是有颜色的。有些普通人回忆80年代可能是这样,成功人士回忆80年代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我认识的那些“80后”小朋友跟我说,还是你们那个时候(80年代)好。他们觉得今天发表作品太容易,哪怕往网上一贴也行,出书也容易,所以今天的这种被承认其实等于没被承认。我说,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有很多人无法出书,不能够好好写作。今天已经很成功的作家,像马原、孙甘露,他们在80年代发表作品太困难了。我记得马原看到自己出的第一本书,高兴得像生了儿子一样。我跟“80后”的小朋友说,这些记忆可能离你们太远了。我还是觉得今天好,如果一篇小说到了当年的一位编辑手里,他觉得不好,那稿子可能就死掉了。但在今天,媒体这么多,一篇有质量的稿子彻底死掉也是很难的。从这个意义上,今天的环境对文学创作来说还是要比当年好。

比较今天的作家和80年代作家的写作心态,要先比较今天和当年的写作生态,比较一下写作者的生态如何。当年的作家没有那么多事情可做,也没有互联网,心态自然比较安静,没有今天这么浮躁。今天要靠写作养家糊口比当年还要艰难,我1979年在杂志上发第一篇小说,当时的标准是千字六块钱,如果我写一万字,就是60块钱,这已经高过我当时的月工资。今天如果我写一篇一万字的小说,发在当今中国最好的文学杂志上,也不过一千多块钱,这肯定比我的工资低。所以从绝对意义上,今天的作者生存更难。

文学不会死掉,但显然文学的最好年代已经过去了。18、19世纪时的读者是最好的,那时的作家真幸福,那么厚的小说写出来,读者也照样读得津津有味。今天的文学是边缘化的,不仅是纯文学,哪怕网络文学也有其他东西在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比如图片和音频、视频。

不可否认,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和表达方式的多元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阅读兴趣也在变化,我不知道这个变化是不是好,但变化确实发生了。以前人们是用毛笔写作的,毛笔字肯定比圆珠笔字好看,也比电脑打字有个性。可是,钢笔圆珠笔取代毛笔是必然,打字也是一定要取代钢笔圆珠笔。这些新技术未必完美,但方便,方便快捷是无敌的。

以《老子》为精神出路

《小说老子》最初是在1994年出版的,刚出的这个版本同初版相比增加了我的老朋友谢春彦画的插图,文本基本未变,只修改了一些错漏。重出这本书倒不是为了赶上现在所谓“国学热”的潮流,其实这些年不断有人找我要重出这本书。之所以一直没出,是因为插图始终没完成。谢春彦最初想要每一段都插一幅图,共需81张。后来他发现《老子》中有些内容很抽象很难画,于是就搁置了。现在这个版本的效果,我觉得蛮好的,虽然这些图没有81张,但也未必一定要完全对应,若以后画出来可以再补上。

我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写到“接近《老子》,是某些人在这个时代的唯一的精神出路”,这里的“某些人”也包括我自己。今天的主流声音是鼓励人们好强、占上风、攀高的,《老子》的精神则相反,要人们像水一样自然流淌。要攀高当然好,可毕竟总有登不上去的时候,即使登不上去,也应该有好的心态和思想方式。老子的思想在今天是一种路径,我这段话的意思是,老子告诉我们一种观念,人们借此会到达比较平衡的状态,并非要人们不思进取。

我不是只对《老子》情有独钟,我读过《论语》,也写过关于孔子的书。这些中国古代的经典代表了中国人思维的不同方面,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是不同的。对应到我们今天的思想,这些古代典籍都是有价值的,对现代人意味着不同的精神营养。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只读那些学习体会般今人解读古代典籍的书,还是应该多读读原典,看看古人到底在说什么。好的写作态度应该是述而不作,不应该加进去那么多自己的理解,加进去那么多今天的东西。原典和今天是无关的,正因如此才会流传千百年。我用小说的方式来写《小说老子》跟我的身份有关,我本来就是写小说。《老子》当然无需我去解读,那么多专家都解读过。好在我会写小说,力求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把《老子》重写一遍。

读书拍照两不误

我每天起床就打开电脑上网,挂在“小众菜园”论坛上。不过我不一定守在电脑前面,也会忙其他的事情。有时候做完手头的事再去网上看看。我每天上网时间不短,但健康状况还好,老毛病(强直性脊椎炎)的缘故,我这个人是不能长时间站着和走着的,坐着或躺着就没事。三年前做了左侧髋关节的手术,恢复得还可以吧。

其实我最多的时间还是用在读书上。最近在读李娟的散文集《九篇雪》,这是一位年轻的新疆作者,写得很好,没有人炒作她。时下流行的那些所谓小资时尚的文字只是过眼烟云,看过了也就没了。我喜欢读书,但书多了也很令人头疼。如果我有很大的空间放书,自然可以把书按照法国文学啊英美文学来分别摆放,可是不行,空间有限,我现在书房的书架当初定做的时候就已预见到大事不好,所以都是两排书的厚度,但仍然不够用,眼下,我找一本书是很困难的事,我明明知道我有某本书,可就是找不到。

我现在用的是尼康相机,外出时随身携带。我拍的时候并不讲求技巧,而是还原到照相机最本质的记录功能。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照片往往是那些记录性的照片,并不是艺术照。很多朋友戏称我是“狗仔队”,这里是贬义还是褒义都无所谓。我常常参加一些活动,能够进入到很多普通人不能进入的场合,那里都是朋友,我去拍了人家也不会烦,何况我也不会把人家拍得不好看的照片贴出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