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国家清史编纂工程进入第六个年头,清史出版进入第五个年头的时候,经过数年的准备与纂修,新世纪标志性的学术文化工程――清史编纂进入了出版丰收年。“从2003年7月到2006年年底,清史编纂相关出版物已达47种386册;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出版物从386册增加到608册,从47种增加到66种。”
“如果说去年是清史编纂工程出版的一个小年,那么今年就是出版的大年。而且从今年开始,以后每年都是出版大年,清史编纂工程确实到了丰收的时候。”孟超表示。据孟超介绍,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今年出版的图书中,文献占了大头,搜集整理出版了近代史上系列重要人物已刊和未刊的书信、奏折、专著、游记、诗作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并汇聚成集,如37本的《李鸿章全集》、12册的《康有为全集》、11册的《张之洞全集》等。尽管“全集不全,全集难全”,但无论如何,这些全集收录了当下所能发现的资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搜集资料最全的图书,这些图书的出版对国家的清史研究和近代史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广东省图书馆藏珍稀地方文献《清代稿抄本》第一辑50本已经出版,其总规模为五辑共250册,其中很多资料为从来没有出版过的珍稀文献,对清史的研究和清史纂修有直接作用。此外,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已有100册推出,以后还会陆续增加,这套收录清代科举人物及其家族履历资料的大书对于研究中国的科举史、特别是清代的科举史有重要作用。今年,清史编纂委员会推出第一辑《图录丛刊》5卷本,尝试“以图说史”的史学研究方法的突破,“也是一个创新,并为新修清史的图录卷提供思路”。
据记者了解,清史纂修的几个大项目明年将与读者见面。去年7月开始上马的总规模为800册的《清人诗文集汇刊》明年开始出成果,按照计划,明年要出版其中的300到400册;20多册《清代道光至宣统年间粮价表》、10本的《清代地方人物传记资料汇刊》也将于明年与读者见面,《刘鹗全集》年底将问世,《清代稿抄本》第二辑、《图录丛刊》第二辑也马上要出版。读者普遍关心的《图录丛刊》第二辑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代彩绘地图、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西籍中的清代中国建筑图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晚清画报选辑、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清代人物图像选、四川省档案馆藏清史图片集等,所有资料图片均为首次与读者见面。
根据清史编委会设计的清史纂修规划,整个项目分做两大部分,其一为主体工程,其二为基础、辅助工程。主体部分是清史的主要内容,采取综合创新的体裁,分为“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等五部分,共92卷,3000余万字,将于2010年左右完成五大部类的修改定稿;而现在的相关出版物则主要是清史纂修的基础与辅助工程,为提供丰富的第一手史料及国内外清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提高清史纂修质量,同时抢救、保护和开发一些宝贵的清代文化资源,从而为后人了解和进一步研究清史奠定丰厚的基础。
“清代学术档案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但遗憾的是,由于散落各地,藏的地方太多,由于保护不力或者其他的原因,每天都在损坏,每天都可能有档案在消失,如果再不加以整理出版,我们的后代想研究清史,可能都没有充足的资料。”孟超表示,现在对清代资料的抢救性整理工作不但功在当代,更会惠及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