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一千多年后仍散发异彩。最近出版的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宁稼雨的《魏晋名士风流》一书,从不同方面勾勒出魏晋名士们的精神风貌,对魏晋名士风流的状况做了客观而真实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宁稼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陆续发
在很多人看来,魏晋名士风度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从何晏、王弼到竹林七贤,从王导、谢安到王羲之、张翰,莫不是清峻通脱而又“风流自赏”,为后人所景仰。而风流名士们蔑视礼法,狂放不羁,富于个性,更成为人们对那个时代最为深刻的记忆。如“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唯酒是务,经常纵酒佯狂,有时还于屋中一丝不挂,人家见了难免要批评他,他却说:“我把天地当做房屋,把房屋当做衣裤,诸位为什么要跑到我的裤裆里来呢?”又如王徽之“雪夜访戴”,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徽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魏晋名士们强调精神自由。他们在饮酒中逃避现实,及时行乐;他们对服药趋之若鹜;他们追求宽衣大袖的魅力,他们迷恋麈尾的风采;他们在围棋、樗蒲等休闲活动中展示竞争意识和个性人格精神;他们谈玄论道,得意忘象;他们仕隐兼修,“食甘旨,服轻暖”,不做天仙做地仙。正所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魏晋风度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审美理想。
有人说,魏晋风度是玄心、洞见,是妙赏、深情,是越名教而任自然;是服药炼丹,饮酒任气,高谈老庄,仕隐兼修。而服药、饮酒、美姿容和谈玄论道、游山玩水则成了这种风度的外在延伸。也有人说,魏晋名士放浪形骸,放达出格,清谈误国。但魏晋风度似乎总在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中国的文化血脉之中,并深深影响着后世的文化心理和精神追求。
《魏晋名士风流》,宁稼雨著,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第一版,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