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背景下,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的推动,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越来越依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科研活动已经成为系统社会活动,研究所无疑在当代科研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令人遗憾的是针对科研院所管理研究方面的书籍却不多,因而《关于研究所管理》一书就不能不说是
这本书站在科研管理者角度,基于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研究所进行了宏观分析和微观探讨。该书的前部分在宏观层面上阐释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科技活动的建制化进程、研究所科技活动的空间模型以及创新价值链,突出了对当今科学技术活动时代特征与研究所职能、性质的认识和把握。后部分则在微观层面上对研究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体系、绩效管理实证体系、成本管理模式和创新文化建设等若干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通过插入“资料块”的形式向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人物、科研机构、专业术语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不仅增加了信息量,也使得这部几十万字的大部头著作平添不少生气和趣味。
在历史中探求和把握现实问题可说是该书的一个特点。作者首先从历史的纵向角度深入地阐释了科技活动及其社会建制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生趣盎然的具体事例中探寻出当代科研管理问题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并从中引申出历史的必然结论。
将问题的讨论放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可算是该书的第二个特点。科学没有国界,但各国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则是各有千秋,别人的先进经验并不是简单地照抄照转就能学来的。难得的是本书作者对国外的“先进”经验也保持了一份冷静理智的审视态度。如针对近年来在科研管理实践中盛行一时的绩效考核制度,作者就明确提出了防止绩效主义“陷阱”的忠告,并借索尼公司推行绩效考核的经验教训,指出绩效主义通过把人的能力全部量化,试图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事实上却做不到,反而可能败坏科研创新中的相互合作、平等交流的传统气氛。
该书第三个特点,也是最大的亮点,则是对科研管理中的新老问题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探讨,甚至尖锐的置疑评论。今天各国发展科学事业首先以增进社会的富强繁荣为鹄的,但是如何在科学研究的管理机制上、在追求新知与满足需求之间保持平衡始终是一个道不清、理还乱的问题。如科学家们时常告诫道,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需要的是“十年磨一剑”,“板凳要坐十年冷”的专一精神,而现实社会却又是“十年太久,只争朝夕”,常常要求科研成果能够立竿见影,对科研的资助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显然,一方面,面临当代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自然灾害和人口增长等巨大难题时,今天的科学责无旁贷,不能不对解决这些实际的社会难题和迫切需求做出贡献;另一方面,科学的健康发展要求保持自由探索,尤其需要建立自由发展的新机制,否则将导致科学研究逐步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尴尬境地,并最终与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的目标相脱离。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借鉴当时农村改革中实行土地承包制的成功经验,缩小研究所内的经济核算单元,普遍实行了课题组核算制。应该说,课题组核算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广大科研人员面向社会需求、主动承担任务、积极争取经费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也极大地增强了研究所的发展活力。
然而,该书作者在肯定“预计未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将发挥更基础的作用”,“课题组制度是研究所最核心的生产关系,对研究所的改革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同时,也毫不回避地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理性地剖析它(课题组核算制)带来的负面影响”。随后,作者条分缕析地对课题组核算制实行多年来的弊端一一进行了梳理,在课题组核算制下,争取经费、策划项目成为课题组长乃至课题组成员所有活动的中心,导致在原本相对清净的科研领域也出现了如某些学者所称的“市场人”现象;科研课题日益小型化、分散化,课题跟踪重复的多,甘冒风险、大胆创新的少;研究所科研布局越来越松散零落、综合调控能力大为减弱;面对研究所“蜂窝煤”状的课题组织结构,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早已是疲于应对、不堪重负了,其管理的“绩效”也可想而知,等等。为此作者疾呼:“现在已经到了从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课题组制度的时候了!”这应该算是一种直面现实、理论探索的勇气了吧。
最后需要提一句,该书作者大多在中科院科研管理部门工作,尽管作者在前言中也说该书主要是“提供给今天与未来在研究所管理岗位上工作的读者”,但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面向经济主战场的当代背景下,本书对如今正忙于课题申请、经费周转而不得不在市场中奋力打拼的科学家们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为了解一下科研事业的管理者、需求方的最新想法和建议显然属于“磨刀不误砍柴工”。
《关于研究所管理》,施尔畏等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