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山》是李杨继《盲井》之后的第二部长片。两部影片均以“盲”字作题眼,并非偶然,抑或刻意地以一种N部曲的取名方式来获得商业上的更多关注目光。李杨对“盲”有着自己的解释:“‘亡’字加‘目’
《盲山》最核心的戏剧冲突就是“逃”和“关”的对立――关押者和被关押者之间的多重角力,这在一些“越狱”题材的影视作品里屡屡可见。白雪梅的生存空间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监狱”――人身自由受到强制性的外在限制。《盲山》的整个叙事沿袭了商业类型电影的一些模式,白雪梅几次不同方式的“逃跑”紧张得扣人心弦,且在心理层面上一步步让观者与白雪梅达成情感认同;与此同时,《盲山》还具有浓郁的纪录片式的纪实风格,这通过影片的置景、摄影、声音诸多技术层面得以体现。由此,对本片的“看”大体上可以分为“表层”和“深层”两方面。观者可以简单地消费一个变了种的“越狱”故事,但也可以通过一些隐身在故事后面的元素,更深地潜入到主创者的内心,获知一些影片中的导演的深层诉求。――“这个电影不是谈买卖的问题,是探讨为什么被卖了以后她逃不出去……”(李杨语)
“被贩卖、被关押,被殴打、被强奸最后被迫生育”这一系列的命运凸显出白雪梅的生存空间不仅在物理空间上封闭(因大山而与外界隔绝,没有现代化的设施),更在社会意义上自成为一个外界无法渗入的密闭体系。在片中,买妻是天经地义的“合法”交易。白雪梅逃跑,一帮村民自发地帮助白雪梅的“丈夫”黄德贵把她抓回去;当警察来解救白雪梅时,村民们更是集体围堵,公然抗法。这无疑说明,外界的法律并不适用于这个小山村,买妻在这里也不是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经年沿袭的集体行为。白雪梅的悲惨遭遇,比较容易获取观者的同情与怜悯,而把村民推到“被审判者”的一方。在这些村民身上,烙着牢不可破的“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还屡屡做着家庭暴力、非法拘禁,私自拦截私人信件这样的不法之事;然而,这些施害者在另一层面上同样称得上是受害者。经济的落后、收入的低微严重困扰着这些村民――买媳妇的7000块,40多岁的光棍攒了十几年,因此,当警察要救白雪梅走的时候,黄德贵的老母把身子横躺在警车前,不出钱就不让人走。道德的崩溃最容易在底层泛化,因为他们要面临的是更直接更残酷的生存问题。这种境况,在影片中不止一次地被拎出来,比如在白雪梅割腕自杀后,黄德贵在医院里说的那句“这狗日的药现在咋卖这么贵呢”……这些细节游离于主体叙事之外,它们的出现必然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它们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文明与道德背后的一些盲点。
而站在“文明”一面的女大学生白雪梅,为什么如此轻易如此荒谬地就听信了人贩子的谎言,结果被卖到小山村,这难道不是一种隐藏的讽刺?为了获得身体的自由,却不得不几次出卖自己的身体以获取逃出山村的机会,这不是一种悖谬?小山村文化水平最高的是黄德贵的表弟黄德诚,一个教书匠。然而就是他,对白雪梅作出了美丽而虚幻的承诺,答应帮她逃出山村,而其实他只是为了得到白雪梅的身体。“我叫黄德诚,道德的德,诚信的诚。”在姓名的设置上你已可以窥出导演反讽的态度。
《盲山》这部影片中还有一些并不显眼,容易被“放过”的东西。影片中提示故事的发生年代是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一部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拍一些十几年前社会的负面,意义何在?这样的处理是否有“过时”的嫌疑?接下去,在影片中,“中国电信”双C版的标志以及角色所穿的鞋子,都非那个年代的产物,你可以指出这些是“穿帮”镜头,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它们同样可以成为一种“时间罅隙间的冲突”带出的问题与思考――这些拐卖妇女的行为,是不是真的在今时今日已经绝迹?
影片最后,被解救成功的白雪梅坐在往前急驶的警车内,头却伸出车窗外,向后一直望着村子的方向,脸部茫然……这反向的动作是对解救行为的复杂效果的一种外化,也许解救她们身体容易,但是被迫分离了的孩子和亲情,重回外部空间后面临的异样目光,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这些不都是被拐妇女不能承受之痛?
这种结局,与其说是创作者的艺术选择,不如说是当下中国的一种现实选择。李杨自己说:“社会现状的改变是政府、每个人一起做的事情。电影是不能改变的,希望电影带来的不仅仅是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