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纸不存,书焉附:Book2.0时代即将到来?

2007-11-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康慨 我有话说

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在纽约的Kindle发布会上

11月26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

早期的“火箭书”

售价299美元,同样采用电子墨技术,但没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索尼阅读器,是Kindle的直接竞争对手。

◆他要革纸书的命

11月19日早晨,网上最大书店亚马逊(Amazon.com)的古巴裔老板杰夫・贝佐斯来到曼哈顿,主持他的新产品――电子书阅读器Kindle的发布会。会场填塞了各路记者,准备一睹Kindle的芳容,150个坐席眼看着就不够用了。中华读书报记者很高兴可以不用亲往遥远的纽约现场,可以偷懒,舒舒服服地坐在北京家中,打开电脑,到Engadget这样的电子玩物网站,就能看得到发布会的现场直播。我算不上新技术迷狂,但一样对壮年谢顶的杰夫充满期待,他曾经改变了人们的购书方式,现在,他也将改变读书的方式吗?

电子书市场有过许多先驱,从“火箭书”这样的小厂商到索尼这样的电子巨头先后进入,但市场多年来增长缓慢。亚马逊以超大销售商的身份杀入,自然令人刮目相看。

当地时间上午9点半左右,一阵爵士乐响起,贝佐斯入场,还是那身标志性的行头,白裤黑衣,永远没有领带。他上来先讲文本的历史:每隔几千年,阅读就会来一次大飞跃,“我们都忘了它是科技之一种……但是,书就是一种科技。”他向伟大的印刷业先驱致敬,“古滕堡也会认得出现代的书。”

杰夫话锋一转,直奔主题而去,那是他计划中的另一次大飞跃。尽管书“一直在顽强地抵抗着数字化”,可他对此不以为然。他深信,自己早晚要革纸书的命。此前,在西雅图接受《新闻周刊》(Newsweek)的采访时,他说,数字化的巨浪注定将席卷所有媒体,而书是其中的“最后一个堡垒”。

“我们不要计较那些油墨啊,纸张啊,胶水啊,还有钉子啊什么的,它们统统都会消失。”杰夫在发布会上断言,“但是留下来的,是作家的世界,是作家的语词。”

43岁的他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会儿他一心扑在电子玩意上,见了书就头疼。要是有个什么设备,不用读书,也能享受阅读之乐就好了。他玩了个文字游戏,说:“We knew we could never out-book the book”―――我们知道,我们根本不可能离开书去读书。

“可是,”杰夫一伸手,拿出了一个薄薄的,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白色板子,“经过三年开发之后,我要骄傲地发布:亚马逊Kindle!”

◆好玩意儿

他头上的大屏幕哗哗一闪,出现了巨大的Kindle样机画面。杰夫一五一十,介绍起了他的宝贝儿。

相较以往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无疑更为小巧轻薄,且操作十分简便。它小过一本32开的普通平装书,带键盘,重量只有10.3盎司(约合292克,不足六两),可存储电子书200本,6英寸显示屏采用了“电子墨”(EInk)技术,无背光,高度节电,字迹清晰,在阳光下也看得清,更贴近白纸黑字的效果。

但是,最牛的一点,是它的无线上网功能。

“我们研究了人们怎样买书,读书。”他说,传统的阅读器,要有台电脑,笔记本或台式机,然后装软件,上网下载,再以USB口与阅读器相连,同步书目。“但我们认为,这不是个特别好的办法。”所以Kindle用了无线上网,不必再装软件,书店就在其中,想要的书转瞬即得。而且上网不是通过WiFi,而是斯普林特(Sprint)的EV-DO,如此一来,便可随时在线,不再另外交钱。

“你们想读什么?”他问台下。“我们有9万本书可供购买,”包括《纽约时报》畅销书榜112本上榜书中的101本,新书每本卖9.99美元,不到一分钟即可下载完成。还有报纸,“你还睡着觉呢,报纸已经自动送到。”报纸是按月收费的,《纽约时报》订一个月,要13.99美元,还有《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甚至法国的《世界报》,以及《时代》、《财富》和《大西洋月刊》这样的杂志。

还有些其他细节,比如,30小时的电池寿命――《华盛顿邮报》的特稿作家彼得・斯文森(Peter Svensson)试用之后说,他的Kindle只撑了24个小时――两小时充电时间,但这些都不算新鲜,新鲜的在后面。Kindle还能订阅blog――之所以说“订阅”,是因为看这些blog不是免费的,300多个blog,订一个交一块钱。Kindle可以和电脑相连,存储和阅读纯文本文件,但对其他大多数文本格式,则需先发给亚马逊――每台Kindle都有一个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用附件的形式接收文本,如Wod Doc、PDF(但不包括RTF),转换格式后再传送到你的Kindle上。此外,它还自带内置的字典,并与Wikipedia网站相连。他得得得说了半天,然后摆出一副推销员的样子,挑逗听众的购买欲――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不用交服务费的EV-DO网络,又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显示技术,夫复何求啊。“我激动地告诉你们,”他宣布,“花上399美元,马上就能买一台。”

◆“特洛伊木马”

亚马逊此番延揽了多位知名作家为其造势助威,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为首,加上詹姆斯・帕特森、尼尔・盖曼等人,无不交口大赞。相关视频在亚马逊网站上可以看到。莫里森女士特别提及一点,有了Kindle,她现在看书都不用戴眼镜了―――Kindle可以调节字号的大小。

399美元(约合人民币2954元)不便宜,但风暴促销果然奏效,Kindle竟然在正式发布后的五个半小时内卖到脱销。亚马逊网站已经贴出公告,第二轮上货要等到12月17日。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对Kindle赞不绝口,第一批顾客已经指出了它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用的是普通的SD卡而非SDHC,能听Audible,但不支持MP3,但最为人诟病的,乃其重重壁垒。亚马逊的电子书格式系自有的Mobipocket,而非大多数主要出版商及行业领先者Adobe公司支持的开放电子书标准。Mobipocket乃亚马逊2005年购并的一家法国公司。这意味着索尼阅读器的用户,将无法阅读购自亚马逊的电子书,连最通行的PDF格式也得付费转换后才成。

无需与电脑相连,则意味着你几乎事事都要通过亚马逊来办,你读什么文件,上什么网站,往往都要经过亚马逊的中转。这些当然不是免费的,亚马逊要收过路费,几乎样样都要花钱。即使你往自己的Kindle里存一个小小的Word文件,也得经过亚马逊的邮件系统中转,并需为此支付10美分。你要读blog,或浏览免费的百科全书网站Wikipedia,也只能在亚马逊的300来种范围里选,每月订费0.99美元。

华尔街正是凭这一点看好Kindle。分析师斯科特・德维特(Scott Devitt)对路透社说,Kindle“有能力重振电子书市场”,而且,“假以时日,我们相信,Kindle会变成亚马逊网站的特洛伊木马,时刻与亚马逊提供的一切保持连线。”

正如贝佐斯所言,Kindle“不是产品,而是服务”。

因为这个“木马”,亚马逊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当天下午上涨了0.7%,或56美分,达到每股79.16美元。

◆也只是个玩意儿?

换个角度思考,以作者和出版商的眼光看,那么上面提到的Kindle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也许还能变成优点。封闭的格式和固定的渠道,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盗版,因而更易取得作者和出版商的信任。为每本书,每种报刊,甚至每个blog标定售价或定价,则有利于亚马逊与作者和出版商进行结算,这一点亦受后者欢迎。这也是亚马逊比一心建造全球图书馆的Google聪明的地方,反映出亚马逊更了解出版行业。

11月26日上市的《新闻周刊》以长篇封面报道为Kindle大唱赞歌,用词之华丽,语气之坚定,加上临近圣诞购物的黄金季节,恍惚之间,不免让人生出一丝美国制造的有偿新闻之感。

文章说,贝佐斯希望Kindle“能够超越以前那些电子书阅读器,并造就迈向Book2.0时代的转折点。它将记录一场(已经开始了的)革命,而这革命,将改变读者的阅读方式,作家的写作方式,以及出版商的出版方式。Kindle是大变革时代的里程碑,此时的出版业正在受到挑战,与电视、‘吉他英雄’游戏和吞噬时间的黑莓手机展开竞争”。

也许《新闻周刊》当真认定Kindle是划时代的革命性产品,只是表述得过于急切。

几个月前,当我第一次听到Kindle(意指知识之火)这个名字时,就琢磨它该有个怎样的中文名称――“金斗”还是“劲读”?但我很可能是想多了,Kindle也许根本就不需要什么中文名称。想想EV-DO的网络接入?还是省下我们那399美金吧,到了中国,不能上网的Kindle就是白板,也只能是个白板。

当然,也不能说它和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亚马逊公司披露,Kindle产自中国的代工工厂。

我不会为自己不能加入Kindle一族感到遗憾。我可以在各种地方,以各种姿势读书,只要我读的确实是书――落伍于数字时代的纸书。我见过,摸过,也试读过好几种电子书阅读器,从古老的火箭书仿制品,到新奇的电子墨显示屏,但从未拥有它们,亦无想拥有它们的欲望:玩玩可以,做朋友不行,更别想让我把你领进家门――很纨?。

我总在与技术狂们争辩,到底什么才是书的精髓。内容吗?当然,但你怎能抛开它的身体?纸、墨、胶、钉乃其血肉骨肤,还有它的模样,它的触感,它的体香,难道不是处处惹得你意乱情迷?我们很多人都干过这样的傻事儿:仅仅因为某本书的封面,装帧,因为它长得俊俏,衣妆诱人,便不能自持,晕头晕脑地上前搭讪,稍加翻弄,便傻乎乎地把它带回家,迫不及待地共入内室。这样的艳遇,每个爱书人都有成百上千,它是阅读经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亦会与对故事的记忆融为一体,沉淀到我们的心底。打个比方:只要一提起弗兰纳里・奥康纳,我就会对自己那本黄皮的《好人难寻》生出无限怀念――十六年前,我把它遗失在了茶卡的某个兵站。

什么人需要Kindle呢?大概不外是数字狂人,地铁里的上班族,经常做长途旅行的人。为《新闻周刊》写那篇封面报道的斯蒂芬・利维(Steven Levy)似乎就是个新技术瘾君子,他自陈曾在iPhone上读了鲍斯威尔的《约翰逊传》――老天,你知道那本书有多长吗?但这也证明了,Kindle只是一种应对特殊需求的工具,是平台,是普遍的载体,它和自己所承载的故事,并无一对一的联系。因而,电子书阅读器和显示屏更像纸张和油墨,而不是具体的书。你不会变态到对纸张和油墨产生感情(――你会吗?),但每本书都是实实在在,且往往让你割舍不得。感情需要寄托在具象上,文字永远附着于纸张,它们被封面包裹着,安静地立在架上,躺在床头,或沙发的一角,你深信它不会在黑暗中遁去,一如电子墨滴,电子墨虽有足够的惰性,却仍然受制于电力和电波,飘摇不定,瞬间便可消失的无影无踪。

Book2.0时代?好啊,让它来吧。无论如何,我对纸书的前景仍然乐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