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克罗斯(1920-2007)图片:University of Tartu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爱沙尼亚最著名的作家、距离诺贝尔文学奖只有一步之遥的扬・克罗斯(Jaan Kro
爱沙尼亚总统伊尔韦斯赞扬了克罗斯在保存本国语言和文化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终其一生,克罗斯都在以小说反映爱沙尼亚这个波罗的海小国的命运。他写了12部长篇小说,多为历史题材,借助爱沙尼亚人反抗波罗的海德国人的历史故事,来曲折表现他本人所处之时代国家与民族的现实处境,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978年的史诗性大作《沙皇的狂人》(Keisrihull,英译TheCzar's Madman)。他的重要作品还有1984年的《马尔滕斯教授的离去》(Professor Martensiarasoit),以及1990年的《挖掘》(Valjakaevamised)。1920年,克罗斯生于塔林,1944年被纳粹逮捕,两年后又被送往西伯利亚的劳改营,至1954年才得以获释回家,此后成为专业作家。1991年爱沙尼亚独立后,克罗斯曾短暂担任议员,但终因心生挫败感而回归写作。
他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亦数次与这一大奖擦肩而过。有一年开奖前,瑞典人悄悄告诉他在家里守着电话别走开,可结果呢,奖还是给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