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太大,大到你无从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世界太小,小到这个星球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可以让你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可以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地球村”生活。这是一本讲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书――
美国波士顿的一名家庭主妇萨拉・邦焦尔尼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了一场“
作者萨拉以一个美国普通百姓的视觉,讲述了一个美国家庭离开“中国制造”的生活冒险。通过该书告诉人们:美国人已经掉进了“中国制造”的汪洋大海。
“中国制造”的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这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改革都足以让世人感到惊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中国生产着世界绝大多数的玩具、五金、帆布鞋、太阳眼镜、计算机、照相机、自行车、纺织服装、移动电话、灯泡、圣诞节蜡烛……同时在电脑芯片、汽车、飞机引擎和军事武器的制造方面也正突飞猛进。
“中国制造”的最大优势就是价格便宜。“中国价格”的波动无疑将影响到千千万万个世界家庭。数据显示,在经历了至少5年的通货紧缩后,过去18个月,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已开始攀升。这是因为,中国的劳务价格、原材料价格都在攀升,中国加工贸易管理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因素,劳工权益的保护进一步受到重视,都使得中国的对外出口成本在显著提高。过去,来自香港、台湾的工厂主,他们在中国内地沿海设局布点,沿海成为制造业的中心。现在,他们开始寻找更为廉价的生产基地。这一情况必将影响到“中国制造”的走势。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许多中国制造企业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得以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包括制衣商波司登,女鞋制造商百丽,运动鞋制造商安踏,生产蜡烛的青岛金王,生产拉链的浔兴股份……然而,在全球资本市场给“中国制造”高溢价的同时,“中国制造”却也在国际交易中受到质疑。
欧美国家对“中国制造”的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围剿”,使“Made in China”产品的国际市场形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尽管这些危机已被一一化解,但对于中国产品的国际化来说,这只是个开始。“中国制造”应该如何赢得国际社会的友谊与信任?“中国制造”应该如何升级换代?企业界如何为中国塑造全球正面形象创造“软实力”?中国将如何提高自己在应对全球问题上的重要性,并成为一个全球伙伴?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鲜话题。
因为,在这个全球化的“地球村”时代,“国家形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而从国际视野来看,中国的“国家形象”还不够明确和清晰。完整准确地定位我们的国家形象,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建立起“中国制造”更加健康全面持久的形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未来。
我们该给世界一个什么样的中国?这是值得我们深长思之的问题。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美]萨拉・邦焦尔尼著,闾佳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