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僧侣时尚秀”
“在美景消失前大饱眼福”正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宣传主题,这种被称为“末日旅游”的观光方向受到越来越多英美游客的青睐,可推荐的
美国一名男子声称没钱过圣诞节,他将灵魂装进一个玻璃瓶子,起价百万美元,放在网上拍卖,最后大概是没能成交。很多人都成功地交出了灵魂,他之所以失败,可能是玻璃瓶并非盛放灵魂的合适容器,更可能是由于他此举的挑衅姿态,毕竟,太多的势力都愿意要这份灵魂。但首先得把自己交出去,臣服于一种力量容不得藕断丝连。拉托维亚一个富翁接受某杂志的创意,挑选了一个流浪汉,体会一天富翁的物质享受,流浪者欣然赴约,出于礼尚往来,富翁也被邀请到流浪汉聚居地过了一天。这场争斗不知鹿死谁手?也许是势均力敌?那家杂志还在希望“走进富翁的日常生活”可以帮流浪汉“树立人生目标”,但发达国家却已经在关怀富人们缺乏目标的“财富综合症”。10%的百万富翁表示,财富导致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更多;心理学家发现,花大把钞票买来的飞机游艇豪宅只是“财富综合症”下被抛在身后的破旧布娃娃,只能激起五分钟的热情。欲望会带来金钱,而金钱买不到欲望的能力。无论被诞生、被召唤还是被说服,选择并服从美善恨恶或任一种宏大命题都能给人目标,但也许对目标的渴望凌驾于每一种命题之上。需要,于是被收买,从这个角度来看,“财富综合症”或者是可贵而无望的挣扎。
由于一位女顾客多次为身后的顾客买单,美国马里斯维尔市一家星巴克咖啡店里上演了长达两天,1013人参与的“买单接龙”,每一位顾客都为身后的顾客付账,身后没人排队的则多留下一些钱。很容易想象到有多少个命题在旁蠢蠢欲动,贪图分享这难得的肥美;存在坐拥这一财富,还没有哪一次搏杀威胁到它的根基。既有趣又无趣,到处都是占领与失去,也总少不了乘胜追击与死灰复燃。疲惫与怀疑侵蚀着藏于存在之内的隐秘蜗居,不知道是该筑起坚实的堤坝还是打包出发。大概总还有那么一处能够幸免之地,因为我已经厌倦了命题与命题之间的铁马金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