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出版界不多的“老字号”之一,三联书店成立七十多年来出版了大量精品图书,读者涵盖了几代人。应该说,每年初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也是一批三联版新书同读者集中见面的时候,日前,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汪
回顾2007年的图书出版,汪家明认为,三联书店的图书出版较前几年相比是比较“平”的,“当然去年国内书业的图书普遍也比较‘平’,有人说去年是中国出版业的‘小年’,这倒未必,从图书的角度或许是‘小年’,但出版业可不是‘小年’。从体制改革、集团化到辽宁出版集团的上市……这些都是很有标志意义的现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觉得今年该是图书的“大年”,三联书店也会陆续推出很多好书。
他特别提到若干种很有价值但被忽略的三联版好书,特别是三套关注现实的丛书。比如,“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丛书,其中甘阳的《通三统》,还有《自杀作为中国问题》都是关注当下中国与世界的作品,这两本书已经上市,但并未被特别注意。另一套“世界”丛书中,已经出版了相蓝欣的《传统与对外关系》,写得很精彩,书中谈的是中美关系的意识形态背景。这位作者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专家,他曾与基辛格一块工作过。“世界”丛书中还有一本《靖国问题》,作者是日本人,也是讲国际关系的。这套丛书中《伊拉克:借来的壶》还未上市。“世界”丛书和“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丛书都是比较关注现实的。还有一本是《安邦之道》,作者王绍光,这是迄今为止最扎实的一本讲中国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起飞过程的著作,书中用了很多数据和图标,完全是考察的性质,很有价值。去年的好书值得一提的还有讴歌的《协和医事》,这也可以看成是当代史的一种,该书问世后反响很好,编写过程也令人感慨。
汪家明觉得,关注当代是三联书店去年图书出版的一种倾向,“我们希望能更多地关注现实,这里所说的关注现实不只是关注中国,也包括全世界。实际上,读书界将来的趋势会对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关注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这类书也会慢慢地受欢迎。今年,我们会继续侧重‘世界’和‘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这两套书的出版”。
三联书店曾在2006年推出一系列关注传统的图书,还举办了一系列作者与读者互动的文史阅读活动,这一块在去年不太突出。汪家明告诉记者,三联今年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选题出版:“今年我们会比较关注当代史方面的选题,上半年会推出师永刚编写的《样板戏1967-2007》,这将是很有趣的一本书,书中对样板戏不加过多评述,而是让资料和图片带给读者自己的理解。今年三联还要把李泽厚的重点作品重新编辑出版,要做‘李泽厚作品系列’,共十本,他对其中一些内容进行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