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引进版图书现状浅析

2008-0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景端 我有话说
引进版图书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我国引进版权12386种,其中图书10950种。纵观引进版图书的现状,总体上看,引进效果是好的,对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起到了借鉴和推动的积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一)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材。诸如近年引进的反映当今世界前

沿性科研成果的一些著作,包括纳米电子学、生态水文学、环境伦理学等等,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2007年第六届“输出版和引进版优秀图书评奖”中,就有《基因组2》、《心脏外科解剖学》等25种引进版科技书获奖。这期间引进的某些热门学科图书,例如工商管理、数字传媒、国际金融、国际私法等,有的充实了教材建设;有的也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

(二)输入了外国某些成功的管理经验。这方面机工社、中信社的引进工作都富有成效。像中信版的《长尾理论》、《赢》和商务版的《蓝海战略》等书,对于借鉴外国成功经营理念,促进企业完善市场化的机制,都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三)及时跟踪世界文坛动向,促进中外文化多元交流。引进版图书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最为明显。一是广。不论是欧美、拉美,还是日韩、以色列,凡是当今世界文坛有影响的作家,包括高雅的、通俗的、获奖的、有争议的,其主要作品,我们几乎全有介绍。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除了个别外,其主要作品都有了中译本,普利策奖、布克奖、龚古尔奖、塞万提斯奖也大体是这样。二是全。近几年我国出版外国作家的文集相当流行,以前出文集,要看作家的名气和成就,现在好像不讲究,动不动一套文集就出来了,以至有的作家在其本国还没出文集,却在我国出齐了。三是快。每年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各社都在抢快,有的颁奖一周后就有中译本上市。像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莱辛的处女作、代表作和晚年新作,现在都有了中译本。至于有些畅销书,由于国外未成书就开译,以至可以做到中译本与原书同时间上市。

(四)壮大了出版社的实力。好的引进版选题,自然会带给出版社丰厚的回报。如中信版《穷爸爸,富爸爸》已累计发行500万册,哈尔滨版《致加西亚的信》也已发行220万册。

近年较有影响的《达・芬奇密码》、《我的名字叫红》、《钝感力》、《芒果街的小屋》等,少的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册,都使出版社赚了不少钱。主要经营引进版图书的译林社,前年就曾跃居文艺社实力第一名。至于《哈利・波特》带来的效益更是创了奇迹。人民文学社该书7卷已发行超千万册,哈七首版印100万册不够卖,次日就要加印。它不仅壮大了人民文学社的经济实力,还带动了印刷厂、纸张商、书店等各环节一起旺销。还要看到,随着《哈利・波特》图书的引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少年的阅读兴趣,还相继开发出《哈利・波特》产业链,使《哈利・波特》的引进效应向更大范围扩散。

引进版图书所获得的效果还不止这一些。这表明,有序引进外国图书,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出版业本身壮大的有效途径。但是也要看到,当前引进版图书,也存在不少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主要是:

(一)选题引进缺乏充分论证,翻译结构逐利失衡。

1978―1990年,我国共出版翻译书28500种,年均2192种;到了1995―2003年,翻译书总数为94400种,年均增为10489种。近几年,古今外国书基本上维持在年翻译大约1万种的水平,这可是个不小的规模。对待外来文化,一向强调要“洋为中用”,就是要引进、吸收适合我国需要的外国先进科学及优秀文明成果,可是现在,这些指导思想越来越淡忘了。许多出版社都把利润指标承包到编辑,那些挤进翻译出版的民营文化公司和工作室,更是冲着赚钱来的,于是盈利与否,就成了引进选题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标准。未经严谨论证的引进,导致了翻译结构失衡,表现在:

一是引进偏食,值得引进的没有引进。据2005年全国出版社申报选题的分析,总计引进选题6737种,其中自然科学类只占13.65%,而人文社会科学类却占到83%,后者当中又以文学类居首位,占20.1%,其次是文体及生活类,占16.53%,经济类,占14.36%。对外国先进科技书引进的比例明显偏低。人文社会科学书引进数量不仅偏大,而且呈现趋利偏食,大多都是追逐名气、获奖、码洋,而忽视为真正的需要而引进。对于那些虽有学术价值但会有市场风险的,往往受到出版者的冷遇。例如,几年前美国很流行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只是解释事后心理,属于“消极心理学”。他们提倡“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又称“身心健康学”(theScienceofWell-being),主张事前主动干预和引导人的心理。比如,你去参加宴会晚会、唱歌跳舞,所得到的欢愉只是瞬时的、短暂的;而让你去献血或从事公益志愿者,所得到慰藉和满足感却是持久难忘的,因此,人们更应该提倡和遵循“积极心理学”理念。上世纪末,美国许多高校就开有这门课,我们直到去年10月才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引进了其中的一本书。

二是趋时媚俗,不该引进的滥进。只要到书店看看一些引进版图书的书名和封面,就自然会产生“我们真需要这些吗”的疑问。因为这当中,有介绍外国各行业“潜规则”的,有教你如何拍马吹牛的,有介绍如何防止被妻子发现偷情的,还有宣扬各种神怪魔鬼和感官刺激的等等。尽管有的只是部分涉及,有的还披上遮羞的伪装,但引进这些究竟有什么用?

三是拔高“洋货”,主编套书太随意。如把国外二三流作家的作品,宣传成有实力问鼎什么大奖的“力作”;把洋人某篇文章的一家之言,炫耀成什么“世界最新潮流”;把人家已经过时的东西,包装成什么“先锋时尚”。主编套书,本是非常严肃的学术行为。60年代主编著名的“世界文学名著丛书”等“三套丛书”时,是由当时中宣部副部长林?涵牵头,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多次论证选题,还建立了翻译、编辑、出版的一套监督机制。反观时下有些引进版套书,策划人当主编,同人定选题,摆弄新词吓唬人,有的还用“发包”方式,一人承包,找几个哥们儿,凑出几本就成套。这些都是仗着信息的不对称,忽悠读者没商量。

四是收钱出书,变相出让引进权。例如,有些外国机构,通过资助方式在我国出书;有些外国不知名作者,先采取放弃版税甚至倒贴在我国出书,以图进入中国市场;还有我国的文化中介机构,以中外文化交流名义向外拉来赞助,出版替洋人、洋货、洋机构扬名的图书和画册。这些引进的书,其选题基本上都是出资方挑选安排的,等于变相出让了引进权。

上述种种,使我想起了2005年季羡林先生就翻译问题与我的一次书面谈话。季老说:“你翻译的数量再多,你成了翻译大国,但如果你翻译的东西中,有不少是不需要的,甚至是垃圾,那这样的‘翻译大国’又有什么意义。搞翻译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沟通中外文化的需要。”季老这些话,可谓点中了盲目引进的要害了。

(二)翻译质量下滑,重复出版严重。

名著正常的译本更新,这是需要的。一些严谨的出版社,找高手,出新译,其质量是有保证的,对此应予支持。但是,综观市场上翻译图书的翻译质量,确实存在下滑的现象,对此媒体已做过大量披露。这种下滑集中表现在:

笫一,为抢市场,不惜粗制滥造。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商机就是利润。出版者为了抢先上市,往往拉来不合格的译者,或者由多人分译,甚至还采取边翻译、边发排的“流水翻译法”,结果抢先上市的劣质书先得利,而认真推敲质量的佳译,反而被抢去市场份额,造成了劣胜优汰的反常现象。

第二,外国名著大量低水平重复出版。外国文学古典名著,因为无需买版权,市场一直有稳定的读者群,于是,招引来许多出版者竞相挤抢这块蛋糕。据年初苏南一家书店提供的材料,该店上柜的成套世界文学名著就多达12套,每套少则几十种,多的百余种。其中像《红与黑》、《茶花女》、《傲慢与偏见》等都已有一二十种译本。成套以外的名著,只要好卖,也同样不断有人“重译”。例如,法国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中译本有25种之多,其中仅在2000至2005年5年内就出现了20种,平均一年冒出4种新译本,成为我国翻译出版史上罕见的“奇迹”。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多是业余译者。现在每年引进的新书就有1万种,再加上这么大量的名著重译,哪里能找到这么多合格的译者?有的出版社,年把时间就能推出上百种名著“新译本”,如此规模的快速重复出版,其翻译质量怎么能保证?

笫三,出版社削弱乃至放弃了翻译质量把关。长期以来,我国一些专业的翻译出版社,都配有必要的外文编辑,承担着审订翻译质量的任务,即使有些小语种译稿需要请人外校,也必定要物色该语种的专家协助把关。遗憾的是,现在许多出翻译书的出版社,都把这项好传统丢掉了。许多社根本没有外文编辑,他们借口译者“文责自负”,放弃译文质量把关,有的连编稿也承包给译者,以至有时翻译书内容和质量受到批评,而出版社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三)抄袭屡禁不止,盗版依然猖獗。

由于外文文本,不同译者可以有多种诠释,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述,因此,抄其意而异其字,就成为翻译抄袭者的常用手法,真要去追究,取证难度也较大。至于一般读者,因没有阅读原版书的条件,很难判断译本的优劣,也无从识别手中的译本谁抄谁。再加上许多译者和出版社,苦于起诉费时费力,维权成本太大,往往对抄袭侵权采取息事宁人态度。这样一来,那些“文抄公”仗着打“擦边球”屡屡得逞,以至越抄袭胆越大。这种现象在名著重复出版中尤为突出。市场上已经出现“职业抄手”这一群体,他们买来多家不同译本,靠剪刀、电脑,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取诸家之异”,拼凑改动出一个抄袭来的“新译本”。据《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披露,时代文艺版《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一套22种,译者只有“李斯”一个人。正奇怪此人竟能译十几种文字,经南京大学图书馆版本专业人士一查,发现这套书有好多种都是抄袭人民文学、上海译文和译林等社的译本,有人找出以前的报纸,还表明此人有过抄袭前科。我曾在报上发表《文抄公的“马甲”》及《致“李斯”的公开信》,列出三种书部分抄袭文字的对比,希望“李斯”亮出自己的真名、学历和翻译经历,澄清对他的质疑,可惜他至今没有回应。最近又出现“史上最牛的译者”龙婧,三年多中竟译出英、德、法文译著20多种,平均一年能出版译作6部。有谁会相信?

长销的外国文学名著及引进版畅销书,向来是受盗版危害的重灾区。以往盗版多为书商及社会不法分子所为,而现在发现,有些正规出版社和印刷厂也加入这个行列。北京有家销售外国文学名著很“火”的出版社,因盗印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书,曾被逮住赔过钱仍不悔改,去年又再次盗印,上海译文社已决定起诉追究。至于像《哈利・波特》、《魔戒》这类引进版超级畅销书,在有些地方,盗版销量甚至超过正版销量。随着数字印刷的出现,盗印更方便了,现在有的畅销书,可谓正版未出,盗版先行。还有网络上的盗版,更加防不胜防了。

盗版盛行的原因很多,这里特别要指出一点,就是处罚的力度太轻。前些年法院判定侵权的,规定按稿费标准5倍赔偿。2001年我曾替冰心、季羡林等16位名家打过一场维权官司,胜诉后,因为作品字数少,冰心亲属获赔800元,季羡林获赔1700元。若非多人诉讼,上述两位所获的赔款,还不够支付诉讼中的电话费。现在赔偿金额改为按被侵权的损失核计,这样虽有所提高,但因核计单本损失过程繁琐,取证不易,实际获赔的金额依然有限,与追究、起诉的种种投入相比,往往得不偿失。正因为处罚力度太轻,追究过程艰难,时常还要面对地方保护主义的种种阻力,以致助长了被害人息事宁人的无奈情绪,客观上又纵容了盗版者有恃无恐的屡犯心态。近见报载,法国有人提前将《哈利・波特》前三章译成法文在网上公布,被法国反盗版警察发现,仅15天侵权人就被逮捕。看来反盗版就必须这样迅速有力。

(四)评论缺失,导向声音薄弱。

面对全年出版的23万种图书,我国现有的图书评论,真可谓凤毛麟角。对于引进版图书的书评,尤显缺失。其原因,一是引进版图书,大多涉及两种文字和两种文化,这对书评作者知识的要求更高了,作者不易找。二是高校和研究机构,通常只教、只研究外国名家的高雅著作,而当今引进版图书中,却是大量尚无定论作家的通俗作品或实验作品,不少学者对它往往不熟悉、不欣赏,以至“不敢”或“不屑”去写去评。三是书评报酬太低了。写一篇引进版书评,通读全书还不够,还得参阅相关中外文资料,写出来了有时还上不了核心期刊,所得百把元哪有吸引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出版的导向,往往要通过媒体的舆论来体现,而有质量的书评,正是影响这种舆论的重要渠道。引进版图书评论的缺失,使舆论导向的声音显得薄弱。比如近几年来,从图书、影视、动漫,都引进了不少宣扬神魔鬼怪的内容。已有专家认为,如此大量宣传神魔鬼怪,对青少年难免没有负面作用。即便像现在被“捧上了天”的《哈利・波特》,对它全面、实事求是的评论和引导也很少见。很少听到媒体对品位不高的“时尚”有不同意见的评论声音,这算不算“导向的声音薄弱”呢?

(五)翻译出版资质缺乏监管,市场竞争不讲诚信。

一般中文书,多数读者都能看出质量的优劣,而引进版图书,因为许多读者不懂外文,又不掌握翻译原文,很难看出译著的差错,因此只能相信出版社的质量把关。这就要求出版社,必须具有把好这个关的能力,即具备出版翻译图书的资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过外国文学翻译出版准入制,起初全国只批准约30家出版社可以出版外国文学,还规定,必须有外文编辑的出版社才能出版外国文学。后来这些规定,虽没有宣布取消,但早已没人执行了。翻译出版资质监管的缺失,使许多非文艺社、文化公司、工作室都在染指这个领域。现在许多翻译书,版权页上出版单位显示的是某家出版社,而实际上操作的则是其背后的书商或工作室,由此造成了翻译出版主体准入杂乱的状态。

更令人忧虑的是,在引进版图书的出版中,还存在诸多不讲诚信、无序竞争的现象。例如:哄抬版税率和首付款,竞相争抢畅销选题,导致外商奇货可居,渔翁得利;隐瞒版次和印数,克扣原作者及译者应得的报酬;以编译、摘译、译述、译写等形式,不顾译德,擅改原文,添枝加叶,讨好读者;甚至出现伪造外国人写的伪书,等等。

以上所述,虽然只是反映少数人所为的局部现象,但也有必要引起主管部门和业界人士的重视。要解决引进版图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和谐翻译出版环境,无疑需要多方综合治理。当前,我以为最需要的就是,一要呼唤理性,克服盲目;二要加强管理,注意导向。

呼唤理性,就是要求:还是要坚持“洋为中用”的方针,引进翻译选题,重在选择。兼顾两个效益,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要从读者真实的需要出发,讲究品位、良知、审美和职业道德,拒绝跟风、做假、忽悠、打“擦边球”。要建立引进选题的科学和民主论证机制,力求宁缺勿滥。这些也许被视为老话、“套话”,但这正是克服浮躁、回归理性所必不可少的。

加?管理,就是要求:充分认识引进版图书涉外的特殊性,必须从选题规划、出版资质、翻译质量、版权交易、打击侵权盗版、行业自律、市场规范、以及扶持和引导评论等等方面,切实加强监管,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法规。热诚期盼上述呼吁,能够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和积极回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