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中国人的精神成长

2008-0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版文字由记者韩晓东记录整理 我有话说

  1月10日,北京皇家大饭店,中华读书报2007年度图书新闻发布会在此举行。十佳、百佳图书的出版社代表和本报编辑部欢聚一堂,共同分享2007年书界收获的喜悦。在此,我们刊发与会者的发言,在纸上重温书界各方人士对我们的殷殷期望,并向读者传递本报“关注中国人的精神成

长”、“传播好书,推动阅读”的理想与信念。

有一双眼睛在注视我们

施梓云(译林出版社译文编辑室主任,获奖图书:《爱与黑暗的故事》)

今天在这里接受中华读书报的褒奖,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是《爱与黑暗的故事》一书的责任编辑,在编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么好的一本书,会不会在读书界引起注意呢?这本书的作者为了这本书中译本的出版特意来到中国,他也问起,中国读者会有什么反应呢?现在我们的担心都不存在了,中华读书报的肯定使我们意识到,真正的好书是不会被轻易埋没的。

我们通过中华读书报实现了和社会、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流。在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浪潮的冲击之中,我们做书的人能够埋头坐下来编几本好书,其中一个很大的动力就来自我们的老朋友――中华读书报。中华读书报刚诞生的时候,我在北京第一次看到它,就预感到这份报纸将会是我们出版人的良师益友。一路走到今天,我的预感是正确的。中华读书报的很多领导、记者等都成了我们出版社的好朋友、知心人。我们在编书的过程当中,时刻感到有一双眼睛在代表读者、代表关心出版业的人们注视着我们,我们不敢放松,我们会继续努力。

我们需要像杨显惠这样的作家

  詹秀敏(花城出版社副社长,获奖图书:《定西孤儿院纪事》)

《定西孤儿院纪事》入选十佳,荣誉理所当然应该首先归功于作者杨显惠先生,是他以一个中国作家应有的历史责任感,执著于个人的写作理念,经数个寒暑奔走于西部高原,追踪采访、调查研究,并夜以继日地艰辛创作,终以文学形式,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撼人心魄,难以忘怀的集体记忆。作家和出版人同为历史忠实的记录者,人类文明的缔造者,我们十分敬仰并且需要像杨先生一样坚守理想、勇于承担的作家,渴望同这样的作家交朋友,在新世纪的阳光下,解放思想,发掘过去,创造未来。

作为一家文艺出版社,希望我社出版的文艺图书充满一种人文精神。我们深信,人文精神是构成图书品质的重要部分,是图书的灵魂,更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支柱。我们愿意通过我们出版的图书为提高中国人的知识修养、道德素质,改善我们的人文环境而贡献力量。

红色经典永不过时

刘玲(解放军出版社“星火燎原”编辑部主任,获奖图书:《星火燎原・未刊稿》)

我今天来不仅代表了《星火燎原・未刊稿》全体编辑人员,我觉得在我身后还站着解放军出版社的几代人,因为,这套书凝聚了解放军出版社几代人的心血。一年多前,当我们打开了尘封50年的“星火燎原未刊稿”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编辑人员都为这批稿件所深深震撼了。今天我们把它重新整理出来,并且隆重推荐出版,我觉得是体现了三方面的意义:第一,体现了我们党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唯物主义态度;第二,这些生动而又通俗的当年亲历战争的将领们亲自撰写的稿件,反映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第三,红色经典在我们这个新时代,只要赋予它创新的形式,还是可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的。中华读书报把这套书评为2007年十佳图书再一次肯定了这套书的价值,我们感觉到无上荣光。

希望读书报增加批评性书评

汪家明(三联书店副总经理,获奖图书:“《读书》精选(1996-2005)”)

中华读书报的评选活动,包括今天的颁奖仪式,很朴素,不张扬。我觉得这和我们三联书店的风格很一致。中华读书报选书标准的前两条是人文性、思考性,而三联书店的出版理念是传承“人文精神、思想智慧”,我们对出版的理解是比较一致的。每到年末的时候,我们的编辑就很关心中华读书报的这个评选。评选出来后我们还会认真分析,比如有多少家出版社被评上了,三联书店占多少等等。去年我们在百种里面占了8种,今年则是5种;在“十佳”里,“《读书》精选(1996-2005)”排在最后,但是我仍旧很高兴。中华读书报对三联书店多年来始终十分关注,我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无形的联系,包括我本人,与中华读书报是很多很多年的朋友了。参加这个会就像参加朋友的聚会一样。

去年领奖的时候我提了一点建议,这次重述一遍,我希望读书报能在日常的版面中增加一些批评性的评论――现在坏书很多,而且包装得像特好的书一样,这需要有高手把它揭露出来。那些垃圾一样的书看着像文明的成果一样,很可怕。我想大多数出版社也是能够接受这种批评的。

甜葡萄不是我所追求的

朱杰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获奖图书:《大趋势》、《理想主义的困惑》)

这两天北京到处在颁奖和评比,但就我本人来说,我非常看重中华读书报给我们的荣誉。因为我始终觉得,再过五十年一百年以后,人们能够记住的一定不是哈利・波特,而是像《爱与黑暗的故事》这样的图书。畅销是一时的,精神和文化的创造是永恒的。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宗旨是“给您一个智慧的人生”,我觉得,我们应该给人们的是智慧和文化,而不是消遣和娱乐。读书报关注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成长,我很认同。读书报承担了这样的责任,也做得非常好。在所有的读书类报纸中间,中华读书报思想和学术含量是很高的。每一期中华读书报我拿到手,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都要读一下,从这份报纸上我可以了解到当今文化、学术思潮的变化。我们出版社和中华读书报一样,关注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成长而不是消遣成长。有人说你是不是酸葡萄心理,我说是的,但我到现在都还觉得,甜葡萄不是我所追求的。

发言摘录

  扈文建(作家出版社副社长,获奖图书:《高兴》):

在这个物欲极度膨胀的时代,社会上每个人在盘算自己的财富加减法的时候,还有人在关注文学艺术的发展,这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

郑纳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获奖图书:《我的精神自传》):

我觉得中华读书报的年度评选是有专业水准、有胆识、有理想、有承担的一个评选。看了榜单之后,我补买了不少图书,有些书正在补读。这进一步验证了我的看法:中华读书报的年度评选是非常有水准的。

周洁(上海书店出版社编辑,获奖图书:《陈旧人物》):

《陈旧人物》不是畅销书,但被中华读书报评为年度十佳图书则说明,它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市场上的销售量和获得的利润是我们所看重的,来自读者和媒体的肯定同样让我们感到高兴。

姚梅(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获奖图书:《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文学作品。在“第二届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上,它就被评为2007年上半年的十大人文社科好书,这次又入选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我们感到很高兴,也进一步坚定了出好书的信心。

陆斌(《激荡三十年》作者吴晓波助理,该书由中信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注意到,中华读书报的评选对财经图书关注不是很多,希望今后在这方面能有所加强。因为,这类图书关联着中国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在读者的阅读生活中应有一席之地。

姚军(山西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获奖图书:《丧家狗》):

我社一直把传承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出版理念,《丧家狗》正是实施这一理念的成果。我想,《丧家狗》入选十佳不但是这本书以及作者李零先生的一个荣誉,也是对我们出版理念的莫大肯定。

李占领(中华书局总编室主任,获奖图书:《尘几录》、《复活的历史》、《三生有幸》、《岩中花树》):

中华书局有4本书入选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图书,在众多出版社中获奖数量是比较高的,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中华书局近年来坚持“守正出新”,在古籍出版和传统文化普及两个方面都有所建树,希望2008年我们能为读者奉献更多好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