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费尽心思建造的基础工程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不堪一击。天上没有不散的云霞,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一切的一切都将随风而逝,不留一丝痕迹。
纽约可以说是当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艾伦・韦斯曼关于纽约空无一人后的命运描述,比“9・11”事件中世贸中心的轰然倒塌更让人惊愕不已。
曼哈顿以前是一个布满小山丘的岛屿,河流交错。后来人们用混凝土将河流覆盖,但地铁工程人员每天都要从隧道里抽出5000万升的水。如果人类消失,抽水系统将瘫痪,庞大的地铁系统会在48小时内被淹没。
人类消失后的第一个3月份,由于气温会在摄氏零度上下浮动40多次,不断的结冰和融化会让沥青和水泥开裂,城市道路开始分崩离析。芥草、三叶草等植物联袂登场,深入人行道的缝隙中,使开裂更严重。接踵而至的是纽约最具繁殖能力的亚洲臭椿树,5年之内,它们强有力的根系将牢牢攫住人行道,并在下水道大搞破坏。
山狗、野狼、山猫将纷至沓来,它们瓜分了宠物狗。驯鹿、熊游过变宽的哈莱姆河,饱食浆果。青鱼、美洲西鲱已经回到了哈德逊河,不过它们有几代子孙得去适应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依赖人类的寄生虫开始灭绝,貌似无敌的蟑螂早已被冻死在没有供暖设施的大楼中。
一个闪电点燃了中央公园堆积如山的枯枝败叶,火势迅速蔓延到各个街区,煤气管道的爆炸震碎了窗户,雨雪趁虚而入,市内大多数房屋已面目全非,仅留下静默的躯壳。艾伦・韦斯曼认为:“老式的石头建筑,如中央车站和大都市美术博物馆等比所有现代化玻璃幕墙的建筑要持久得多,因为不会再有腐蚀大理石的酸雨出现。也许最后倒塌的建筑将是建于1766年的华尔街圣保罗教堂。”
500年后,都市钢筋混凝土森林将会变成真正的森林,纽约市被动植物彻底占领,曼哈顿又恢复到亨利・哈德逊和他的船员在1609年初次发现它的模样。郊区的农田也会发生重大变化,菜花、卷心菜等蔬菜向着同一个祖先演化,胡萝卜又恢复了最原始的苦味。
5000年后,核弹头的外壳被腐蚀,导致放射性钚-239泄漏至环境中,而它们发出的射线在25万年以后才会逐渐消失在地球的天然背景辐射中。不过,就算到那时,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也得和全球441个核电站排出的渣滓作斗争――这些渣滓依然能够导致它们死亡。
1.5万年后,曼哈顿石质建筑的最后遗迹被冰川覆盖,山毛榉、橡树和臭椿树构成的成熟林被冰川铲平,大量顽固的聚氯乙烯塑料和人类创造的寿命最持久的发明――玻璃――都会被碾成粉末,大量金属被埋在地下。
10亿年后,更热更亮的太阳将会毁灭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海洋被蒸干,地球进化史宣告结束。如果此时外星人造访地球,那么他们将很难发现人类生活过的痕迹,一切回到了人类文明肇始之初的样子。整个过程犹如一个轮回的结束,经历沧海桑田的巨变,最终结局是“尘土归尘,尘下陈人”。
阅读《没有我们的世界》时,总是不忍心一次读完,读完一章,就会停顿下来想一想。整本书读完之后,内心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浓浓的,一时化不开。这是一个在真实背景下演绎的传奇故事,书中没有月色融融,杨柳依依,有的只是撞死在玻璃上的飞鸟、塞浦路斯的军事“绿线”、切尔诺贝利核爆炸、误食聚乙烯而痛苦挣扎的海龟……一个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镜头。艾伦・韦斯曼用独特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这本书使我们认识到,相对于时间之永恒,宇宙之无穷,人类显得多么渺小,人类征服一切的豪言壮语显得多么可笑而不自量,与蚍蜉撼大树有何区别?人类费尽心思建造的基础工程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不堪一击。天上没有不散的云霞,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一切的一切都将随风而逝,不留一丝痕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古人早已凝练地道出了一切。
《没有我们的世界》,[美]艾伦・韦斯曼著,赵舒静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