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生的意义:一个何其巨大的问题

2008-01-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康慨 我有话说

感谢读者朋友们的关注,“二○○七年英语新书”做了九期,每期十本,共九十本书,算不得沙里淘金,但求拾遗补缺,或朝西开个小小窗口,一窥人家在读些个啥。从2月份开始,版面回归正常格局。对海外新书,我们会继续择其精粹,又好又快地为您做报道和评介。

在同一个时代:随笔与演讲集Atthe Same Time: Essays and Speeches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Farrar,Strausand Giroux,2007年3月

书中收录了桑塔格人生最后阶段的16篇随笔和演讲词,由她的作家儿子大卫・里夫编辑成书,论及多国作家,其中既有文名显赫者,亦有毛头新人,还有她在9・11事件和阿布・格莱布虐囚事件爆发后不久所写轰动一时的名文,数篇受奖答谢辞,无不见证她的超凡智慧,以及作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在面对恶行和不义时的道德勇气和良知。

文学与文化沉思录Reflectionson Literatureand Culture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著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已故的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在文化和文学批评方面也有不俗的成就。西北大学教授苏珊娜・戈特列布(Susannah Gottlieb)首次将阿伦特的此类文章整理结集,许多此前从未出版,文章论及普鲁斯特、梅尔维尔、吉普林、里尔克、奥登,以及布莱希特等人。

梦的笔记Dream Notes特奥多尔・阿多诺(Theodor W.Adorno)著,Polity,2007年2月

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阿多诺终其一生耽于梦境,并不断将它们记录下来。本书是他生命最后25年的梦境笔记,以令人吃惊的坦诚,叙述了自己私密的欲望,罪恶感,以及焦虑情绪。出现在他梦中的场面,有妓院,有拷打,以至死刑。他不愿对此多加解释,回避它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不想给自己来一番心理分析。这是一本太过私人化的书吗?

人生的意义The Meaning of Life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著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这是个何其巨大的问题。人人都在问,但有几个能够找到答案?而且,我们知道自己在问什么吗?经历了虚无主义、现代主义的洗礼,我们甚至失去了提问的勇气。在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看来,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稍纵即逝的欢乐,个人的享乐是自私的也是无意义的,而是像一支爵士乐队,其中人人尽力,因为爱而相互依存,为了追求幸福而集体努力。

漫话剽窃The Little Book of Plagiarism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A.Posner)著Pantheon,2007年1月

抄袭和剽窃遍布我们的时代,在文学、学术、音乐、美术、电影等诸领域层出不穷。波斯纳不同意好的文艺作品必须是彻头彻尾的原创,莎士比亚和马奈都有过对前人的“创造性模仿”,但到了现代,许多抄袭是针对有竞争关系的同行,比如你我都写青春文学,但我抄了你的情节,你的句子,你的思想,夺走了你的市场,这就超过限度了。

大提琴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a Cello卡洛斯・普列托(Carlos Prieto)著德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1720年,安东尼奥・斯特拉蒂瓦里做出了精美绝伦的大提琴――“皮阿蒂”。此后三百年,它离开克雷莫纳老家,辗转于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德国和美国,进过教堂,也下过酒吧,1978年落入著名大提琴家普列托之手。本书回顾了皮阿蒂丰富多彩的一生,包括与许多大师级音乐家们的交往,如斯特拉汶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和马友友。

小东西,大发明:1900年以来的技术世界史The Shock of the Old: Technology and Global History since1900大卫・埃格顿(David Edgerton)著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光看书名,会以为作家谈的是电气化,大规模生产,汽车和互联网,但英国历史学家埃格顿说,这并非真正的20世纪技术史。我们应更多关注那些抽象的创意和发明,“一个完全隐身的技术世界”,比如宜家的拼装家具、避孕套和杀虫剂。

上帝:失败的假设-科学怎样证明上帝不存在God: The Failed Hypothesis. How Science Shows That God Does Not Exist维克托・斯坦格(Victor J Stenger)著Prometheus,2007年1月

在人类生活的每个领域,科学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亦令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完全改观。但围绕着无神论的争执,历来被视作哲学和神学问题,科学只是旁观。如果上帝真正存在,必会有证据予以证实,物理学家斯坦格基于所有可能出现的证据,进行了一番反向推理。

人为什么生病:探索意识-身体之关系Why Do People Get Ill?: Exploring the Mind-body Connection达里安・里德(Darian Leader)、大卫・考菲尔德(David Corfield)著Hamish Hamilton,2007年2月

医生的快速诊断、处方和用药经常不起作用,因为许多病的成因和治疗都非清晰易辨。关键在于,我们有时需要生某种特殊的病,也许是为了自我惩罚――通常由潜意识告诉我们的身体。本书清晰地分析了意识与身体的关系。

  医生怎样思考How Doctors Think杰罗姆・格鲁曼(Jerome Groopman)著Houghton Mifflin,2007年3月

平均起来,病人主诉18秒,医生便会打断他,并往往因此做出诊断和处方。这些诊断通常无误,但也可能是犯下大错。哈佛医学院教授和《纽约客》特聘医药事务作者格鲁曼,详细分析了医生从听诊到做出诊断的思考过程,指出了可能出错的关键环节,并告诉我们如何与医生形成有效沟通,良性互动,少走弯路,以避免误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