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在《辞源》中意为:“锋刃相接,尤言交战。”王逢振先生新作《交锋》无疑是汲取了这一含义的。此处的“锋”指西方批评理论的诸种思潮和现状,“刃”是作者在本土文化中的积极应对与反思;两者短兵
《交锋》对21位当代著名批评家或理论家进行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介绍。作者本着跨学科对话的宗旨,侧重从社会文化的发展来审视社会文化与文学的关系,诚如作者所言:“这里的访谈既涉及文学批评和理论,也涉及文化理论和政治,既有对社会文化的批判,也有对大学教育的反思。对它们之间的对话和综合,无疑会形成一幅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批评理论合成的景观。不论这种景观有多少不足之处,我想只要认真体会,也是会有收益的。”
书中的21位著名批评家或理论家,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雅克・德里达、爱德华・萨义德、希利斯・米勒、特里・伊格尔顿、海登・怀特、沃尔夫冈・伊瑟等国际知名学者;也有乔纳森・阿拉克、布鲁斯・罗宾斯、芭芭拉・弗莱、三好将夫等独具特色的学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作者的老友、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和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詹姆逊是当代美国文坛中最富有挑战性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他的著作已被翻译成9种主要文字,在国际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有人说,詹姆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只有英国的雷蒙德・威廉姆斯写出过和他同样重要的作品”。事实上,与德里达、利奥塔、哈桑等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相比,詹姆逊在中国是相当具有知名度和受欢迎的,这同王逢振的大力译介有直接的关系。1985年詹姆逊在北大举行的为期4个月的演讲,开拓了中国学者的眼界,是中国第一次全面系统的关于西方理论的讲座。詹姆逊本身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使他获得了中国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交锋”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是解构主义的首领――雅克・德里达。众所周知,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所开创的解构主义,作为后结构主义的分支学派,被认为是在后现代文化思潮中最富于活力和鼓动性的一派思想势力。这一学派一经问世,就迅速适应了晚近时代西方社会生活实践及其人文精神发展变革的激进形势。时至今日,人们仍能感受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在当代的启蒙作用。王逢振说,通过阅读德里达的著作,拓宽了视野,不再拘泥于文学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区分之中,而是把一切作为文字文本,解读它们的意义。他又说:“文化研究把一切社会文化现象作为文本或社会文本进行分析,与仔细阅读和解释文学文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两者都需要认真解读文本。文本并不是经典文学作品的专利,一切作品(包括各个学科)都是文本,都需要仔细阅读。因此,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有许多共通之处,应该互相促进,而不是互相排斥,而且从文化研究的实践看,确实也证明了这点。”这是德里达给王逢振的启发,同时也是他与德里达互动的心得体会。王逢振对中国文化批评的突出贡献也正体现于此。
作者用深情的笔触再现了著名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的风采。萨义德凭借《东方主义》、《文化与帝国主义》和《知识分子论》,成为后殖民文化批评的开创者。他的理论思想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批判色彩,其批判的锋芒直指西方的文化霸权和强权政治。1986年,王逢振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大楼的办公室亲采萨义德。2005年,笔者在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时,经常到汉弥尔顿大楼去听课,这是一幢古朴的建筑,曾给笔者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访谈中,萨义德对詹姆逊对第三世界的理解与同情表示敬佩,但对于詹氏囿于学术,不涉及政治实践,持不同看法。他赞赏英国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的积极介入态度。威廉斯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长期同左翼工党保持密切联系,广泛参与社会阶级和政治活动。萨义德坚持与现实政治保持密切联系,他的名书也表明了这一点。萨义德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充满了怀念故土的赤子之情,以笔为武器,积极参与巴勒斯坦的民族解放事业,令王逢振心生敬佩,由衷地感到这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王逢振笔下的萨义德不仅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学者,更是一位战士。
《交锋》中的21位知名批评家或理论家各自以不同的个性,跃然于纸上,给我们以清晰而又鲜活的印象。它对试图了解和试图研究当代西方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的人群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书籍。如果说一定要挑剔它的不足的话,那也许就是,它为读者提供的眼花缭乱的流派使我们陡然感到批评理论的文化海洋原来是这么浩瀚而难于取舍。
《交锋――21位著名批评家访谈录》,王锋振著,上海人民出版2007年第一版,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