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美术馆教育部公布的一项历时5个月的调查显示:76%的上海中小学生从来没有进过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晴认为,“美术对一个人的成长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一定要“让美术馆变为中小学生真正的课堂”。
人们都知道,法国人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品位,都堪称世界一流,他们是如何形成如此出众的审美
但是,万事知易行难,正如上海市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立人所言,这并不是某一个美术馆、某一个委员会或者某一所学校所能改变的。因为当前的教育是功利实用的教育,以升学考试为最终目标,学生缺乏去美术馆、博物馆的动力。前两天,还有一教育部官员也感慨说,自己的女儿为了应试,不得不牺牲心爱的书画特长,转攻奥数和英语。可见,只要教育评价方式不变,“让美术馆变为课堂”就不免是一句空话。
因此,一方面公共艺术场所应回归公益,降低门槛,给中小学生创造更多参观、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必须逐步改变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从政策层面对美育课给予一定的支持。试想,如果美术能够像体育课一样,成为升学考试的一个砝码,学校、家长和学生就会重视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