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春联内容缺乏新意,更谈不上欣赏;过节方式,从“逛公园看电影”到“旅游购物”;应酬太多,成为新的一大“累”;年轻人“换房过年”,他乡感受别样年味;“80后”有个性,“离家出走”过大年……春节期间,《市场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各地百姓,并以“甜蜜苦恼”来概括中国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甜蜜苦恼”,我觉得主要缘于两点:首先,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却陷入相对贫乏与病态。春联内容缺乏新意,人们不再自己写春联,而是到市场上去买现成的“印刷春联”,盖因更多的人不再愿意动脑创作,少有练毛笔字的雅兴;短信拜年虽成新时尚,但是文化含量不高、抄转克隆过多,也让人们对此缺少了应有热情;应酬太多,除了必要的亲情表达还算一种幸福,那些为结婚随礼而头痛的人,幸福感则大大缩水;更有许多“放长线”公关的人,在千方百计抓住“拜年”这个由头,导致送礼与收礼双方都在为怎么送与怎么收调动自己的智慧……
其次,社会发展彰显人性,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多了,但没有找到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过去,过年时家人齐聚,吃点好的,穿上新衣,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能感受到一股暖暖的春意,但现在已没人拿这些当回事。当年,正月里,亲友、邻居之间串门拜年,迎来送往的笑声中,总能给人带来许多新鲜与亲切。但是现在,人们的隐私多了,喜欢关起门来成一统,谁也不愿被别人打扰。鞭炮越放越大,而不管别人的耳朵是否能够承受;麻将一打一夜,而不顾“忘情娱乐”的后果,多了放纵与愚昧,少了理性与科学。
从《市场报》的报道中,我们也不难发现,那些最基本的春节文化传统仍在延续,比如团聚、年夜饭、放鞭炮等,依然被人们看重。
同时,来自年轻人挑战传统的创新,也越来越多地丰富着日益贫乏的过年方式。但这种创新,还在以个别、另类的方式来进行,远没形成被多数人认同的社会主流。
有人总用“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来强调物质条件对精神文化的促进作用。而从春节的“甜蜜苦恼”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很多时候与物质条件关联并不大。如何让我们的“春节文化”成为一种影响世界的软实力,取决于我们的国民是否具备文化创造力与文明内驱力,早日从春节的“甜蜜苦恼”中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