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中华读书报》今年1月30日“书摘”版上“中国人不需要图书馆?”一文,除了深具同感外,引我绪思不已,肚里闷了不少想法,觉有必要在此一叨。
中国的图书馆少,这是个人人皆知,却极少有人给以足够认知的现象。尤其是各地的主政官员,绝少有对图书馆问题主动思考者,更少愿意把图书馆建设纳入政绩视野
我还想到农村的读书问题。现在经常提到“新农村建设”,文化理应是它的题中应有之意。从媒体的报道看,“送书下乡”也有,但多是所谓“科技知识读物”,这是不是对农村中文化建设的理解出现了误解或偏颇?难道农民仅仅需要科技知识而无其他?文学的滋润,史书的领悟,哲学的启迪,还有其他门类的读物,农民们不需要吗?不是,绝对不是。农民需要的也是图书馆的那种对人的素质养成的全方位的化育之功。我们国家现在讲的新农村建设,如果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不在其中,我们的农民素质的提高就很难,没有全体农民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就没有中国人素质的真正的全面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图书馆问题实在不能轻易绕开。公共图书馆,中国人需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