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版推荐

2008-03-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美]丹尼尔・李布斯金著,吴家恒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46.00元

也许,我们从没有想过建筑可以是一个叙述载体,一个疗愈空间。

 

 李布斯金的建筑作品回归地域、文化族群、个人的历史,聆听石头的声音,讲述流动的时间故事。倾斜的地板、不成直角的墙角,圆弧的屋顶、由罅隙倾泻而下的光、无尽反射的水晶体,没有一个空间不让人驻足反思――从刻满世代伤痕与哀悼气氛的柏林犹太博物馆,到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旁的螺旋体,拆解冲突本质的帝国战争博物馆,重现画家密闭幽室的努斯鲍姆美术馆,乃至世界中心重建项目中呼应自由女神火炬的“自由塔”,将双塔崩塌时刻凝结的“光之楔”。

本书除了阐述建筑师自己的创作理念,更穿插他对生命、家族、文化根源及对建筑这个行业的省思。这不只是一本建筑师的回忆录。

《与水墨有关――一次当代艺术家的对话》,鲁虹、俞可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120.00元

水墨画作为一个古老的语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然而,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艺术风潮的革新,其外延被不断扩大,更多地用于指标中国画。近十多年来,当中国艺术越来越多地介入国际文化语境之时,水墨画恰恰成为一种中国式的言说方式,叙述着自身文化的连续性、独特性与自尊原则,并被赋予其特定时期的“新兴”画种地位。基于此,一些优秀的中国当代油画家与水墨画家不约而同地从水墨画中汲取或提炼着具有当代元素的基因,这正是《与水墨有关――一次当代艺术家的对话》展览选择油画与水墨两领域的代表性艺术家,以水墨作为媒材进行一次学术对话的初衷。

水墨一物,一头维系着与传统文化的丝缕联系,另一头则显示着当代艺术的话语与思维,这便是其在当下的生存之道。相对应的,“水墨”一词,也就是逐渐超越了画法、画种、材料乃至观念的意义,而逐渐成为一种广义的文化意义的代言。面临全球化的考验,西方普世与民族主义不再是一对抽象的概念,而中国当代艺术的自觉愈加强烈时,这种建立在水墨上的,对于本土话语的期待也就愈发必要。当我们开始将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也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元素的时候,不由想起这样一句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