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简洁、高效、职业化,这是安徽出版集团给人的第一印象。
王亚非从市场经济活跃的外经贸一线直接被授命于安徽出版集团总裁,没有任
何出版从业经历,却给出版业界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安徽出版集团在业界首倡出版产业多元化,曾激起一时争议。两年过去了,几乎所有的出版集团都在尝试“多元化”,业界似乎已流行一种概念,即“做强主业、做大产业”。
组建两年来,安徽出版集团每年出版主业增长超过30%,确乎也是一个理想的实现,平淡中有些许奇迹。现在又借出版产业升级和政策支持之东风,把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安徽出版”带到上市的门边,并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家核心业务整体上市的出版企业。
“人可以允许有失误,但不能允许丢失机遇。”这是总裁王亚非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务实、简洁、高效、职业化,现正成为安徽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总让人想多了解一点。
传统出版应积极进取
读书报:2月27日晚,停牌已逾两月的科大创新(上海交易所代码:600551)发布公告称,拟向安徽出版集团定向发行不超过1.22亿股股票,定向发行结束后,安徽出版集团将成为科大创新的第一大股东,实现重组上市。目前,安徽出版集团的上市准备工作进行到哪一步?
王亚非:目前只是通过了证监会的预沟通,这个沟通只是一个初步方案,没有关联交易、同业竞争问题,效益也较好,整个主业都进去了。这就对集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业进去了,就要围绕主业加快发展,加大发展。我们是战略重组的,不是IPO,想设计成什么样就设计成什么样。重组只能是可遇不可求,只要合适,就要去做,不能自我放弃,不能等待。乘此机会,要把自己的账好好捋一捋,规划好好设计,自我加压,促进发展。目前正在按规范化要求,做好基础工作,做好功课。我现在感觉到,争取上市是有压力的,也有动力;企业会有前景,有发展空间的,是逼着自己向前走。
读书报:目前已有1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计划在近年内通过各种渠道上市,凤凰出版传媒、四川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江西出版集团、湖南出版集团和外研社等均称上市工作在“推进中”。上市会给传统出版业、给安徽出版集团带来什么呢?
王亚非:争取上市对一个企业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对一个企业的压力也是超常的,特别是文化产业,习惯于走慢一点,走稳一点,多考虑一点,多看一点,那上市对于出版就是一种考验了。没有时间让你考虑,没有时间让你慢慢走,每年的指标都要好,重大事项、财务都要透明,是要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的。我们是不是有能力做好,我们的员工能不能适应,我们的前景、事业规划能不能符合要求,这是必须思考并努力去做的。至于能做成什么样,能不能达到预期,要靠韧劲,要靠动力,要靠学习提高。
争取上市对文化产业来说是一个走向市场、打开局面的很好途径。文化产业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市场化。就出版行业而言,柳斌杰署长也讲了,希望工业产业也能成为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什么道理呢?就是希望利用各种产业的资源和实力来支持出版。出版需要投入,需要发展,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实力,需要社会关注理解,需要加入社会经济循环。因此,争取上市也就是一种发展需要,也是一种发展机遇。
争取上市,是要进行更大的市场扩张和产品扩张。成为公众公司,就是要让公众关注,社会监督,这样企业会更规范,发展更有活力,更有动力。不上市,也可以好好发展,这取决于各企业自身的条件、状况和规划。当然,上市后也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创造了利润,要和别人一起分享。但是,创造利润干什么呢?除了分配,还有就是贡献、发展,不断贡献,不断发展。通过争取上市让更多人关注我们出版产业,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社会关注你、支持你,期望你去表现,去贡献,这样出版就逐步融入社会,共同提高。
读书报:出版上市,是否意味着加快产业升级换代?
王亚非:就我们而言,主要还是在于内容的提升和运营以及新媒体的拓展上,即怎么围绕图书做得更好,市场更大,收益更好,利用更多的传媒载体,拓展出版主业。
出版应该尽快与教育、影视、旅游、各类产业文化、电子信息等嫁接,融入到每一环节里边去,让任何地方都是我们出版的培养基,都能开花。不同的地方开出不同的鲜花,这样有利于出版的繁荣。
争取上市是为了更好发展
读书报:出版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还有不同。比如,部分选题很小众,如学术,但确实有文化传承的价值,与市场回报有一定距离,这两者如何平衡?
王亚非:做书有不同品种,整体运作就要考虑好,哪一部分属于现在投入,以后收获的,哪些是短期投入的,有三年不开张的,有开张吃三年的,需要精心规划,认真运营,潜心发展。当然既要有年年回报的,也要有长期投入、长期回报的。
我们立足紧紧围绕出版主业,紧紧围绕内容运营。首先把内容运营好,第二延伸、扩展产业链。对我们来说,还有很多的题目要做。这个会议(即2008’出版发行春茗恳谈会)也是我们寻找合作伙伴,建立更多渠道,扩展我们的主业市场的方式之一。
争取上市对出版产业的最大好处,就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很多资源会聚合过来。就像出版要做规模一样,开始做规模觉得效益不高,但做到一定的市场份额,就会从量变到质变。企业品牌转变到一定程度,作者、书城、媒体等各种资源会主动流过来。
读书报:设想一下,对上市后的安徽出版集团,您的下一步规划是什么?
王亚非:我们还在做基础工作,还在争取上市。如果有了机会,希望能把资源整合得更多。有机会就可能有一个平台,会建立多种合作模式,寻找发展机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对社会负责,对国有资产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市场负责。只要企业做得好,做得规范,谋得长远,发展空间大,就会成长,就能经得起市场考验。
大家知道,工业企业都是合合并并,有时候抛出去,有时候引进来,这个产业就火了。如果真正想做企业,我认为还是应该做一家公众企业,应该做一个让社会得利、让员工得利的企业,这样才做得长远,而不是维护一个简单的产品、简单的市场和简单的机制。
下一步,安徽出版集团还将把着力点放在打造出版主业生产链、价值链。如果有好的资源意愿合作,我们愿意用资本来嫁接,其实国家也有这样的意愿,希望出版建立更大的产业平台,建立更丰富的内容合作。第二就是向新技术的转移,内容必须有新媒体、新载体移入,逐步成为一个很强的产业。
做好内容运营
读书报:现在,国家对出版产业的要求是“做强主业、做大产业”,那么,出版主业到底应该如何定义?
王亚非:报纸靠广告养,电视的内容带动了广告,养活了电视台,图书完全就靠图书自身养图书吗?图书应该有自己外延的扩展,支撑主业的积累和发展,以及更大的投入。业界不要自己把自己约束住。
作为出版集团,首先还是要把出版规模做大,占的市场份额大,受众面广,受欢迎的程度高;第二,更大地创造效益,包括社会效益,让职工一年过得比一年好,有足够实力吸引更好的人才。我们以后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策划,注重包装,注重营销,注重内容特色的分化和延伸。书总是产品,它需要被卖得好,被用得好。出版要花色品种多,大众口味、专业口味都要兼顾。出版要创造更多的吸引力、更多层次的亮点。
读书报:那么,安徽出版集团将在文化产业链上如何布局?
王亚非:要力争在产业链上大做文章。内容永远是第一,没有内容就没有文化。所以,出版要以内容为主要基础拓展市场和产业链。
我理解的文化产业链,即我们所做的内容可以向不同的媒体、不同的传播方式嫁接。第二,从生产到市场中的所有环节,应该说都是与文化产业有关系的。举例来说,比如动漫,动漫出了图书,图书出了品牌,品牌吸引广告,广告授权产品,产品变成消费品、纪念品,把这些产品搜集起来,变成精品集,变成精品店、专业店,变成旅游的特色,可以无限延伸。动漫是最典型的文化产业的链,从影视到图书,从广告到纪念品,从游戏到旅游,从电信到电视,动漫培训,动漫教育,动漫版权交易,无所不在。图书生产也有原料生产供应与成本问题,有印刷技术与物流问题,有传媒宣传与人才培养问题,这些都是产业链环节,都需要投入,都能创造效益,促进产业成长。
读书报:我们注意到,在很多场合,您提出,出版不应该仅仅提供内容,而应该运营内容。怎么运营内容,运营与提供的区别是什么?
王亚非:怎么升华内容,怎么用更多方式、更巧妙的办法让读者接受内容,就是运营;第二,运营,就是让一个内容有长期的生命力,有更丰富的价值链,更强的影响力,用不同的营销方式,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包装形式,不同的做法,一菜三吃,五吃。不仅仅是简单卖给别人,而是运作。让人喜欢,让人愿投入,让内容带动产业。任何媒体、任何载体都需要内容,好的内容永远有市场。一般的内容,如果运营得好,也会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