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宁文,笔名“子聪”,1966年生于南京。1996年初,开始从事编辑工作,在译林出版社负责编辑《译林书评》。自2000年起,为《开卷》执行主编。2003年,由东南大学出版随笔集《人缘与书
缘》。其执行主编的“开卷文丛”至今已出到第三辑。与秋禾共同主编的《开卷读书文丛》刚刚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读书报:新浪网读书频道半年前开设了“大众书评团”,意在凝聚草根优势,展示网友的书评。他们的口号是“评选大众书评家,创造高品质阅读生活”。在您看来,所谓的“草根书评”,具体是指哪些书评呢?
董宁文:我们平常所说的“书评”,可能更多地是指那些常规性书评,出自学界专业人士之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萧乾,还有《纽约时报》的书评等等。而我所理解的“草根书评”,是与之相对的,有着更为宽泛的概念,就是指网民自发地发表在像新浪“大众书评家”这些网络平台上的有关书的评论。不一定如常规性书评那样成系统,书评的形式、写作的语言、甚至篇幅的长短都有着更为自由的表现。
读书报:您所提到的“更为自由的表现”是指什么?
董宁文:比起常规书评的专业性,草根书评显得更亲切,更容易让人接近。大多数的常规书评,也就是由很多学界人士写作的书评,会有一定的套路,一定的格式,显得高高在上,有点居高临下面对读者的意味。它与读者的交流并不是在一个平面的,更像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向底下的学生讲授知识,学生的接受多少有些被动。
草根书评,我所理解的草根书评大多是基于网络的,如果不要求严格定义的话,就是网民的书评。网络是与纸质媒体不一样的交流平台,更快捷,更平等,也更活泼。大多数草根书评的呈现原因,是因为看了一本书,觉得有话要说,所以就写下自己想说的话。不用遵循固有的模式,也没有字数的限制,感想多一点,就多写几百几千字,感想少一点,就三五成行,很自由也很自在。作者与读者间也更容易产生互动,随时可以交流想法。
读书报:的确,就像刚在“2007中国书业年度评选”中获得“年度新媒体”称号的豆瓣网,上面就有各种各样的书评,长短不一,形式多样,大多数作者都不知其真实姓名与身份,但是上豆瓣看书评却成为越来越多人开始读书行为的风向标。
董宁文:对。这是好事。网络的受众面更广,不像报纸、期刊是有其较为固定的读者群。有一部分人是不看纸媒的,但是他们上网。如果草根书评能够通过网络带动这些人读书,又何必管怎样的书评呢?这是一股值得肯定的新鲜力量。
读书报:依照这样的趋势,您会不会认为比起纸质媒体,网络的特性更适合于推介;或者说比起常规书评,更平易近人的草根性书评有更大的优势?
董宁文:它们并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互相弥补,共同推进整个书评乃至社会读书风气的发展。它们的受众面并不一样,各有各的侧重点。草根书评更接近于读后感,更闲适、人性化一些,但是生动之余,也许欠缺专业性;草根书评没有受到太多的限制,不是刻意为之的书评,可以更加真实客观,但是更加真实客观却不代表写得更好,而网络开放的特性给予其优点的同时也给予其不足。举个最小的例子,纸媒的优点就在于过滤杂质,网络却不行,太过偏激尖刻的言论在网络上同样随处可见,即使它们违背了作为书评作者要“公正客观”的原则。
其实,我对草根书评的一些想法并不是绝对的。网民中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你在豆瓣上同样也能看到很多名家的身影。更何况,很多人把书评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其中很多都是自身很有知名度的作者,那你觉得这样的书评是常规书评还是草根书评呢?
读书报:不管黑猫白猫,只要会抓老鼠,都是好猫。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书评,只要能对推动全民阅读、社会进步,或者对提高自身修养有作用,就都应该支持?
董宁文:的确,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之前主编的“我的”系列(《我的书房》、《我的书缘》、《我的笔名》和《我的闲章》),不少人都写了书评,有名家也有草根。一本真正的好书,是会通过书评积累口碑的,而这些口碑,又会吸引其他的作者自发地为之写书评,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过分高估书评的作用,就像我们不能低估读者自身的力量一样。一本书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不是某个人说它好它就是好的,某个人说它不好它就是不好的。书评对于一般读者有影响力,对成熟读者却不一定。
读书报:在过去两年的基础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今年继续推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这样全国性范围的阅读活动对书评的多元发展应该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董宁文:就如同之前说的那样,常规书评与草根书评不是对立的,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劣,也完全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契合点使两者更好地和谐与统一。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是书评作者,只要他是喜欢读书的,能用文字表达自己观点的,哪怕只是短短几百字也可以看成是一篇好书评。我也希望在这种层面上,不管今年、明年乃至后年是不是还举办阅读活动,每个人都能拿起书,拿起笔,做一个书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