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暗夜里的钻石:捷克小说家卢斯蒂格

2008-04-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康慨 我有话说

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著名的捷克作家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ArnostLustig)获得了第八届弗朗茨・卡夫卡文学奖。由15

位世界知名作家组成的评审团4月8日宣布了这一决定。

由于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届的卡夫卡奖得主――奥地利的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和英国的哈罗德・品特――均问鼎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致使该奖知名度大增,并使其他获奖者――捷克的伊凡・克里玛、美国的菲利普・罗斯、日本的村上春树,以及去年的法国诗人伊夫・博纳富瓦,在猜宝者们的眼中,又向诺贝尔奖迈进了一大步。一

卢斯蒂格1926年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人家庭,1942年,全家被关入特雷西恩斯塔特集中营,后被转送至奥斯威辛。他爸爸死在那儿,他本人再被转送布痕瓦尔德。1945年,卢斯蒂格又上了前往达豪集中营的闷罐车,整整六天粒米未进,幸亏美军飞机误炸了纳粹火车,列车抛锚,卢斯蒂格跳车脱逃,四肢无力之下,他“只有60秒”到德军餐车上偷面包,然后用10秒钟抓住面包,再用60秒跑掉。“我非常自豪自己能跑那么快。”1990年,他回忆道,“我想,现在我的人生仍然有赖于我能跑多快。我很快。”

这一段经历,日后被他写进了第二本小说《暗夜里的钻石》(DémantyNoci)。扬・涅梅茨(JanNemec)1964年据以改编的同名电影,至今仍然是捷克斯洛伐克电影新浪潮的名作。

战后,卢斯蒂格进了查理大学学新闻,毕业后到布拉格电台工作,前往以色列报道第一次中东战争时,结识了正在做哈加纳志愿者(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支持以色列)的未来的太太、特雷津集中营幸存者薇拉・魏斯利茨佐娃。1967年,卢斯蒂格参加了捷克斯洛伐克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后,他离开祖国,辗转以色列和南斯拉夫,终在1970年前往美国。1989年之后,他继续在华盛顿执教,直至2003年退休,方全身回到布拉格定居。二

集中营生活及其所代表的极权体制的非人化,始终是卢斯蒂格作品的重要主题。他作品中的人物,大多并非传统的文学英雄,而是普通的老人和儿童,在非人化的痛苦时代,良知恰如“暗夜里的钻石”,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他的前两本书―――短篇集《夜与希望》(Nocanadeje)和《暗夜里的钻石》,均以大屠杀为背景,暴政对无助者的摧残,引发着幸存者的广泛共鸣,让人看到,即使在非常态的社会中,即使面对着最严重的危险,即使恶人可以用“平庸之恶”做借口,安然行不义,但个人终能凭良知做出自己的选择。

1959年,卢斯蒂格出版了第三本短篇小说集《兄弟失散的大街》(Uliceztracenychbratri),由于回避现实,书中大部分篇目的影响力不如前作。但西波西米亚大学的阿莱什・哈曼(AlesHaman)认为,卢斯蒂格从中找到了新的写作方向。在短篇《我的朋友威利・菲尔德》(MujznamyViliFeld)中,他写了一个集中营幸存者,移居国外后却深感空虚,反而渴望回到祖国。1961年,卢斯蒂格重写了这个故事,并单独出版。

1960年代,卢斯蒂格迎来了创作上的丰产期。1961年的《蒂塔・萨克索娃》(DitaSaxova),讲一个小姑娘从集中营归来,和许许多多的同龄女孩住在旅舍里,却发现相互间全无共同语言。新社会的环境和辅导员的新思想,均无法令她告别痛苦的过去。移居国外后,她对西方亦深深失望,宁愿选择自杀。“对好的生活,蒂塔・萨克索娃有自己的观念,”哈曼写道,那种没有痛苦的沸腾的新生活,和以丧失自我为代价换来的西方丰裕的物质享受,同样令她不满足。这是当年东欧文学的流行主题,卢斯蒂格本人出国后,曾对此做过反省。

《为卡特琳娜祈祷》(ModlitbaproKaterinuHorovitzovou)是卢斯蒂格最成功的小说之一,1965年被搬上银幕,大受好评。故事讲20个美国犹太富商在意大利被德军俘获,纳粹骗说要将他们与被盟军俘虏的党卫队军官交换,以此诱使他们不断支付贿金,充作重获自由的“买路钱”。其中一个美国商人,还花钱向纳粹买下了年轻漂亮的犹太女孩儿卡特琳娜的性命。姑娘既是纳粹的卧底,又成了这场残忍游戏的观察者。到最后,富商们一无所有时,纳粹军官便命令所有人脱光衣服,把他们送进毒气室,还要卡特琳娜为他们唱歌。但姑娘在最后关头夺过军官的枪,打死了他。卡特琳娜自己也和囚犯们一起,终被乱枪射杀。

卢斯蒂格的许多作品都被即时搬上了银幕,电影不仅让他收入丰厚,也使他从中学到许多构织引人入胜情节的技巧。卡特琳娜也不仅是单纯的受害者,而是一度成了魔鬼的合作者,但她仍然良心未泯。三

60年代的卢斯蒂格日子过得不错,享受着许多普通人得不到的特权。“我想去看看夏威夷……他们就送我去了两次。我想去一趟旧金山……找一下杰克・伦敦的房子和墓地,他们也安排我去了。”

2002年,在接受布拉格电台的采访时,他说自己年轻时,和许多朋友们一起,对新时代充满了憧憬。“我们20多岁。一切都那么迷人。二战结束了。生活开始了。人们那么美……我只有美好的回忆。对我们这儿的人来说,没有政治压力……但是非常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赶走了所有聪明人,比我们聪明十倍的人。”

他的好日子很快就结束了。1969年,华约部队入侵后的次年,在“正常化”的氛围中,卢斯蒂格最著名的小说《爱人》(Milacek)出版。其情节是半自传性的,讲一个捷克男记者与一个犹太姑娘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的爱情经历。战争毁灭爱情的主题原本无碍,但已与当时的政治气氛不能相容。《爱人》被禁了,卢斯蒂格远遁他乡。不过,我们看到,他显然不是异见者,出走只是因为负气。

卢斯蒂格的大名自此广为人知,其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他在美国找到了教书的工作,安顿下来,并被视为捷克最重要的大屠杀幸存者作家――美国对这类作家历来善待有加。

1990年代,卢斯蒂格的作品开始在捷克重新出版,他本人也出任了《花花公子》杂志捷语版的文学主编。2003年,他美国出版的新作《可爱的绿眼睛》(LovelyGreenEyes)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的提名。

尽管捷克的年轻一代不那么喜欢他,认为他有些浅薄(他们更爱昆德拉和克里玛吗?),但诚如阿莱什・哈曼所说,“他作品所代表的捷克战后的新现实主义,不能被轻易抹杀。在统治20世纪的后现代的相对主义和怀疑氛围中……卢斯蒂格的作品有效地给了读者一种希望,让他们知道爱情、友谊和尊严自有其深藏的源泉。虽然对某些人而言,这种观点不够现代,但他最好的那些小说,终将作为捷克和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而长存。”

注:文中少量捷语字母无法排印,故多改以对应的英文字母。比如,阿尔诺什特(Arnost)中的那个“s”,原本头顶上有个蝴蝶结,我们只好把它摘掉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