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好书,很多人可能首先会问
一般来说,专家评价好往往着眼于书的知识价值,市场销售好反映的却是读者阅读需求的满足,换句话说就是:有价值的内容必须以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形式表现,才能成为“双好”的好书。而这种能力对于大部分科普图书作者来讲,恰恰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乔治・伽莫夫越过去了,成就了《从一到无穷大》;史蒂芬・霍金越过去了,成就了《时间简史》。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社最近推出的《密码传奇》的作者显然也是努力逾越这条鸿沟的人之一。该书讲述的是密码史上最扣人心弦的一段往事:二战前夕,随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密码机Enigma在纳粹德国的铺开使用,波兰、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顶尖智慧群体,陆续被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密码战。加密、破解,疯狂升级;天才、叛徒,粉墨登场。这一切不仅仅是机器的对抗,更是智力的对抗。聪明人制造了密码,等待更聪明的人去毁灭它……全书既有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悲欢离合的人物命运,又有精辟诙谐的语言风格、严密智慧的逻辑推理,带给读者丰富的情感共鸣和智力挑战。著名物理学家郝柏林院士称赞该书作者:“下功夫搜集了不少材料,把材料编织成引人入胜的故事。”清华大学教授刘兵认为作者“颇会讲故事”,使得该书“与当下众多科普图书不同”。所谓会讲故事,恐怕正是科普作家取得成功的重要秘诀。
另外,科学出版社近期还将推出“科学文化反思丛书”,包括《所罗门王的魔戒:动物利他行为与人类利他主义》、《科学思维的艺术:科学思维方法论导论》、《现代技术的陷阱:人文价值冲突及其整合》、《西西弗斯的石头:科学中的形而上学》、《科学辩护的沉思:科学确证与科学接受的方法论辩护》等。这套书对科学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哲学反思和文化诠释,既植根于扎实的理论探索,也不乏大量生动有趣的意象符号,如厨师困境、绿胡须效应、所罗门王的魔戒、西西弗斯的石头……为我们理解和认识科学提供了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