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学与“诗性的美”

2008-04-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徐宗文 我有话说

大凡阅读过吴功正先生的系列美学著作的人,自始至终都会洋溢着一种特别的感受:他的这些著作不仅思想深邃,学术性强,而且整个阅读过程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近来我手捧他的67万字的新著《宋代美学史》,这种感受尤为强

烈。

吴功正之治美学史有一系列思想,比如有关美学史的研究对象、领域,研究内容、方法等等,他把这些都完整地写在本书附录《建构中国美学史的学科体系》中了。他特别欣赏和强调的是对于美的“直觉”感悟和把握,即审美主体以个体生命体验为底蕴,从对于客体表象特征的体察开始,进入对本体的领略、体悟。而这种“直觉”思维的成功实践,又必须有待于审美主体的诗性体验能力和审美经验基础。事实上,我们对于美学史上的理论存在,往往可用“解读”来消化,而对于其所创造的一个个鲜活的美的形态,则只能依靠领略和体悟,领略审美客体的现象、精神、意味,体悟审美主体的心理、经验、趣味。美的创作是一种强烈的感性实践,那么,美的研究也应有足够的感性因素的渗入。只有研究者对于创作者感同身受,才能进入审美对象的奥区,获得最为真切的把握。由此,吴先生响亮地提出:“把美学还给美吧!”正是由于他有着这样的一种治学思想,又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审美经验,又能在写作中自觉地加以实践和运用,所以他的《宋代美学史》“洋溢着诗性的美和美的诗性”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吴功正是一位美学研究家,同时也是美学实践家。他一贯拒绝笔如枯木的撰述文字,力倡写作的美学化,故无论是写作一般文艺性文字还是学术著作,都以美文见长。比如他的散文集《走进台湾》,从开卷到末页,每一篇文字都美不胜收。其中的《阿里山游记》首先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接着就被收入现在通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其中写到阿里山的幽静:“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教材的选编者认为:本节文字“语言典雅、凝练、和谐、畅达,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正因为吴先生富有特别的审美能力和经验,是成功的美学实践者,所以他在美学史著作的撰写中就能自觉地注意到美的要求,从而体现出“诗性”之风貌。随便举本书中的一节文字:“由于是怀着感伤主义的情绪回顾往事,因此陈述过去的诸多现象,便不像巨室大家暴发式的炫富,而是破落户对往日锦衣玉食酸泪汪然的回忆。作者铺张扬厉,山倾海泻,各种物象迸跳在笔触之间,奔赴于纸面,铺排在一个硕大的平面画卷上。意象纷纭,又带有焰花发射的特征。衣食住行皆有,声色视听兼备,?艳斑斓,堂而皇哉,视觉上令人饱餍,听觉上使人迷醉,犹不足以尽感官满足,这是一种社会占有欲的反映。但它不是物象的横堆竖砌,现象的滥撷乱取,而是字缝之间潜流着浓重的情绪失落感,因此,笔锋一转,意象陡变,情绪暴落,‘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今昔的巨大反差,愈回忆,愈会出现心理的不平衡和压迫感。因此,对称型的心境结构便汇拢起来,‘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遂成为全篇最有感伤意味的笔墨。它对全书内容做了提纲挈领的概括,所有描述均在书中有具体体现;它不是纯然罗列现象,而是满含沉痛情感加以回顾,布满了愁云惨雾,奏出半是依恋半是挽歌的凄清曲。”这是吴先生对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所表现的“怀旧情绪”所作的艺术探究。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一段评论,不仅观点鲜明,见解深刻,尤以文字之美见长:通篇语言骈俪,对仗工稳,声韵和谐,色彩光艳。如果将其采摘为一篇独立的文学或美学鉴赏文字,收入教材或其他类学生范文读本,都是很好的资料。《宋代美学史》,吴功正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80.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