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往往呈现作者不同的思想
(A)“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表达追求涅?永生的佛教思想
(B)“生灭原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表达诸行无常的佛教思想
(C)“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表达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道家思想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民胞物与的儒家思想
(E)“梦想三山更五湖,新从世外得真吾”:表达放心物外、崇尚真我的道家思想
题中所举诗句,均好理解,尤其是“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分别出自李白《游泰山》、陶渊明《饮酒》、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较常见的名句。所以只要对佛、道、儒思想大体有所了解,这道题便可以轻松答上来。其他一些国文试题,也都如此,并非艰难深奥之题。可惜这样一些台湾中学生也能答上来的国文试题,却使内地的博士不知所措。
博士答不来中学国文试题,除了我们多年来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学生读古代经典太少的缘故外,还与教育部门的失误以及命题者的思路、水平有关。即就古典诗词知识而言,台湾凤山国民中学某次月考便举出首句不入韵且有的韵脚读音与今之读音已不同的唐诗名篇《游子吟》,要学生指出韵脚是哪几个字。又如高雄市立前金国民中学某次月考,有两道题为:一首“五绝”加上二首“七绝”共有多少字?由“故人西辞黄鹤楼”一句可知老朋友将要去什么方向?他们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传统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而内地语文考试关于古典诗词的内容,往往有些教人摸不着头脑,甚感奇怪。这里且以2001年高考全国语文试卷的有关内容为例来作分析,即可见一斑。
2001年高考全国语文试卷,所出古典诗词为唐代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命题者同时举出四首诗,要考生指出哪一首与《赋得暮雨送李胄》“写法相同”。从表面上看,问诗的写法,应该属切实的知识范围,而实际上却教考生无法回答。因为四首之中无一首与韦诗写法相同。被命题者定为“相同”的是“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此诗,系寻常送人之作,题为《送灵澈上人》。而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却是限定了只能写暮雨,并出送别之意。与韦诗“写法相同”的,乃是人们所熟悉的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看来命题者对唐人诗题中常见的“赋得”二字缺乏了解。《赋得暮雨送李胄》全诗紧扣“暮雨”二字,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即说“雨”与“暮”,并点明李氏将往之处和送别之地。第二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亦是说“雨”与“暮”,“漠漠”,雨也,“冥冥”,暮也。第三联“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亦然,还是说“暮雨”,“不见”,因暮也,“含滋”,因雨也。尾联“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始点出“送”字,但还是不离雨。可知所谓“写法相同”之问,便问得大有问题。命题者又给出四项赏析,我们来看答案定为“恰当”的三项,其一为:“首联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其实首联与白居易诗首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样,只是切“赋得”之题,并没有“送”之意,且“照应”一般指诗文后面文字与前面文字相呼应,而不能用于开头与题目。其二为:“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对于这首诗的赏析,虽注重“雨”,但不能漏了“暮”字,也不能漏了“送”字,且“船帆、鸟羽、天际、大树”也不准确,这里的“帆”,指整个船,而非单指船上之帆。“冥冥鸟去迟”,怎么能是写“鸟羽”?“鸟去”,鸟儿暮归、因坏天气而归迟也(因平仄关系用“去”而不能用“归”)。将海门和浦树说成在写天际、大树,也不准确。可知此项赏析不但不“恰当”,而且多有误。据此分析,知其三“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非但不“恰当”,而且不得要领。命题者所定错误的一项为:“尾联将沾襟的别泪和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起来。”其实,此项虽也不甚准确,但与其他三项比较,倒还勉强说得过去。这就是说,实际上考生只有答错了才能得分。谁若比较后还算选择得有点道理,则要被判为错,这岂不是太荒唐了吗?如此之题,便是让台湾教古典诗词的大学教授来答,恐也只能徒唤奈何。
出了这样的高考语文试题,原因何在呢?台湾的国文试题,目的显然是测试学生素质,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而内地的语文试题,似乎不是重在测试学生的知识和素质,更不是为了切实继承传统文化,而是为了借此来判分数,所以尽量将试题弄得似是而非,不好捉摸,这样方可区分考生得分之高低。谁知绕来绕去,竟连命题教师自己也给绕进去了,弄不清正确答案究竟是什么,致使答错者可以得分,用心分析而答得有些道理者反倒丢分。这已不仅仅是“汗颜”了。这样的高考语文试题同时也反映出,因长期以来不重视传统文化,我们的中学教师乃至有关“专家”的古典诗词知识也甚令人担忧,连正确理解一首唐诗也做不到。
关于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我们的教育界确实值得反思。民族文化传统在不断丧失,无疑是教育的过失。我们的应试教育和考试,多年来已受到无数次激烈批评,然而却不见改进或曰不知该如何改进。台湾教育界有不少地方值得借鉴和学习,我们应积极加强两岸教育和文化交流,逐步改进我们的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