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方卫平近年来的外国儿童文学译介

2008-05-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儿童文 我有话说

今天的儿童文学译介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更为重要的时代角色。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翻译儿童文学的大规模引进和传播,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总体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现象。由

于人们对外国儿童文学译作的引进和流传早已习以为常,因此,这一现象的实际规模及其意义常常会被缩小甚至忽视。

事实上,自晚清、“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引进,就构成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文学症候。当年,郑振铎在谈到《儿童世界》杂志的用稿时就说:“一切世界各国里的儿童文学材料,如果是适合儿童的,我们都是要尽量的采用的。”于是,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成了那个时期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历史内容。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儿童文学一时成了译介的重心。到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们儿童文学界的国际视野,又重新投向了世界各国儿童文学的优秀之作。

但是,在人们的记忆中,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原创儿童文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的时期,相对而言,译介儿童文学所扮演的文学史角色就不那么令人瞩目了。当时出版的大型儿童文学译丛主要有老牌的少年儿童出版社陆续推出的“外国儿童文学丛书”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世界儿童文学丛书”。前者历时13年,共出版古今外国儿童文学作品86册,其中包括儿童文学的传统经典《鲁宾孙漂流记》《克雷洛夫寓言》《快乐王子》等,也有20世纪儿童文学的新经典《长袜子皮皮》《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窗边的阿彻》(又名《窗边的小豆豆》)等;后者也持续出版了《木偶奇遇记》《夏洛的网》《捉猫故事集》等大量各国儿童文学作品。这两套丛书,成为八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界重要的阅读资源和文学楷模。

进入21世纪以后,加入外国儿童文学译介出版的出版社、推出的各类译丛的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例如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书系”、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大奖小说系列”、21世纪出版社的“彩乌鸦”系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儿童文学获奖作家作品丛书”、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译林外国儿童文学名著”丛书,等等。除了这些综合性的儿童文学译丛外,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也陆续被成规模地系统翻译和引进,例如明天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精品系列就包括了罗尔德・达尔(12册)、托芙・扬松(8册)和特拉芙斯(5册)等儿童文学大师的作品集、埃里希・凯斯特纳作品精华(8册);少年儿童出版社则先后出版了《宫泽贤治童话文集》(4册)、《安房直子幻想小说》(6册);21世纪出版社出版了矢玉四郎的“晴天有时下猪”系列(6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勒内・戈西尼和让-雅克・桑贝的《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5册)、《彼得兔的故事》系列,等等。

与名家名作引进相呼应的是,各类不同文学风格和具有较高可读性的儿童文学作品译介工作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这方面风光无限的作品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罗琳所著“哈利・波特系列”,此外很有影响力的作品还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托马斯・布热齐纳“冒险小虎队系列”(30册)、接力出版社出版的美国作家R.L.斯坦所作的“鸡皮疙瘩系列”丛书(20册)、21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大幻想文学精品译丛”等等。这些作品的引进,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当代外国儿童文学多样化的文学和美学风格,而且让我们体验了文学个性与市场畅销之间的碰撞可以闪烁出怎样的文学灵感和火花。

另外一些包含着童年题材的译作,也颇为引人入胜。阿富汗裔美国医生卡勒德・胡赛尼的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虽然不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但小说前半部分对于童年生活和心灵体验复杂性的描写以及透过儿童视角所展开的对于特定时期阿富汗历史和生活的观察,也可以在思想和情感深度的表达上给儿童文学界以有益的启示。

在近年来所有的儿童文学出版现象中,最令人感到新鲜、兴奋和触目的,无疑是大量图画书的译介和出版。不久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认为,图画书这一20世纪在西方和东方的许多国家被开发得相当成熟的出版门类,对于中国的创作者和出版人而言,仍然是相当陌生的―――我们对图画书的文化认知和审美感受程度,在整体上还十分有限。记得2000年深秋,我与几位友人在北方的一座大城市里聚会讨论中国图画书创作和出版的前景时,心里涌起的是一种兴奋而又朦胧的憧憬。坦率地说,当时的大多数人对于图画书的感性期待是要远远超过其理性认知的积淀的。而报刊上关于“图画书将是中国出版业最后一块蛋糕”的预言,显然更强化了人们对图画书的某种莫名的激情。但是,真正的图画书展示的是怎样一个图文交融的审美世界,它会带我们走向一个怎样的文本空间,这一切,似乎还不完全在人们普遍拥有的想象力所能抵达的范围之内。

于是,“引进”成了一条便捷的观摩和思考途径。在投入图画书出版的诸多出版社中,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河北教育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美术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等的表现都十分抢眼,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启发精选绘本、蒲蒲兰绘本、新经典文库的爱心树绘本馆、海豚绘本花园、电力童书等以译介作品为主的品牌图画书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这些优秀的图画书,为我们呈现了图画书异常丰富的创意和想象空间。例如,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瑞士籍世界著名图画书大师莫妮克・弗利克斯编绘的“无字书”中的《大风》《飞机》《小船》《房子》《字母》《数字》《颜色》《反正》等8册不用一个叙述文字,仅用巧妙的图画展开叙事的无字书,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十分新颖的阅读体验。与中国古代美术创作讲究的“留白”艺术相类似,无字书也为唤起读者的审美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提供了诸多的“空白”。这套书以其异想天开的构思和对读者想象极限的挑战,为中国的图画书编绘者、出版者、爱好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想象选择、一个新的美学空间。

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原创儿童文学的异常活跃而译介作品相对居于历史配角地位的状况相比,今天的儿童文学译介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更为重要的时代角色。首先,译介作品所引起的不胫而走的阅读时尚和流行口味常常令人瞠目结舌,哈利・波特旋风、冒险小虎队在小读者中的阅读流行,都制造了这个时代儿童阅读的神话和奇观。其次,那些优秀的引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儿童文学的一个令人兴奋和神往的艺术参照系,丰富着我们对于儿童文学的艺术了解和审美经验。

在对儿童文学译介作品的诸多批评中,关于经典和名著重复出版的抱怨由来已久。与许多人一样,我个人也认为,翻译常常是一种“重写”(rewriting),任何现实的翻译成果常常会是一种充满变数的对于原始文本的操纵和再创造,因此,允许不同翻译文本的并存,有其文学审美和译事操作上的必然性。例如,在安徒生童话的汉语转换和重写过程中,叶君健、林桦、任溶溶诸位译家的译本,就各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应该杜绝的是那些低水平的、甚至是比原译等而下之的翻译作品的出版。

这里牵涉到了目前儿童文学翻译出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令人遗憾的现象,例如,为了节省经费、赶出版进度等原因,一些作品就成了某些外语学习者或不具备基本的文学素养的译者练习和试验的对象。在这样的状况下,翻译作品的质量何以保障?

外国儿童文学的大规模译介,已经深刻地参与和影响了近年来中国儿童文学读者的阅读生活和审美趣味的塑造。我们盼望着,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外儿童文学的全方位互动和交流,将会日益频繁、多样,并不断深化。

方卫平推荐引进儿童文学书目

《万花筒》,[英]伊列娜・法吉恩/著,徐朴/译,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12.30元《人人都叫我捣蛋鬼》,[奥]涅斯特林格/著,陈敏/译,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12.00元《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德]瓦尔特・莫尔斯/著,李士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39.80元《夏洛的网》,[美]E.B.怀特/著,任溶溶/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12.80元《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1-小尼古拉》,[法]勒内・戈西尼/文,让-雅克・桑贝/图,戴捷/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10.00元《无字书》(8册),[瑞士]莫妮克・弗利克斯/著,明天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96.00元《晴天有时下猪・明天是猪日》,[日]矢玉四郎/文,彭懿/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12.80元《我是跑马场老板》,[澳]帕特里夏・赖特森/著,丁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9.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