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图画书阅读出版热把脉

2008-06-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田俊 摄影

时至今日,图画书在国内显然已经度过了市场对它的认知期,作为一种全新的图书样式,首先

是出版界对图画书达成共识――图画书是儿童出版物的最后一块蛋糕;随后,伴随着出版界对图画书的大量引进和原创,以及阅读推广人的努力,图画书阅读理念逐步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内地掀起了图画书出版和阅读的热潮,图画书成为童书界的热门话题和业内焦点。

然而,遗憾的是,在中国,对图画书概念的厘定、对图画书的整体认知还处在一个行进过程当中。正是因为对图画书认识的不清,一些出版者正在用粗鄙的、似是而非的图画书败坏着当下的图画书市场;也正是对图画书认识的不清,读者不足以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图画书,从而对图画书阅读的意义和作用产生怀疑。

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当劣质的图画书充盈市场,当我们的读者被这些劣质图画书败坏口味之时,这个刚刚萌芽新生的图书品种、阅读方式将被扼杀在摇篮当中。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图画书?图画书中的图和文又是怎样的关系?读者如何读懂一本图画书?中国有图画书的传统吗?这些看似最简单基本的问题,却是最难以回答。任何问题的最后总是追问最基本的问题,而这些基本的问题一旦突破,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基于此,近日,中国作协儿委会发起了中国原创图画书论坛,论坛由近年来在图画书出版领域风生水起的明天出版社承办。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凤胜,山东出版集团董事长王兆成,山东作协主席张炜,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张之路、曹文轩、彭懿,儿童文学研究学者王泉根、朱自强、方卫平、周翔等,以及众多出版社负责人和编辑齐聚济南,对图画书至今仍混乱的基本概念问题做探讨和厘定,就原创图画书发展的意义和策略进行研讨。这也是文学创作的最高组织,对这股活跃在民间和出版界的图画书热潮,做出的首次呼应。

这似乎意味着,一股民间涌动的自发的图画书阅读出版热潮,正逐步走向自觉的理性建设过程。

热议一:图画书完全是舶来品吗?

在我们的印象中,图画书是一种全新的图书形式,它源于英美,在英文中通常叫做“Picture Book”,也就是“图画书”。图画书完全是舶来品吗?中国有没有自己的图画书传统?

在图画书研究者、《东方娃娃》主编周翔的观察中,从五四新文化启蒙至今,在一百年不到的中国现代文明进程中,是有自己的图画书传统的。虽然图画书非常寂寞且边缘化,几乎一直都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从1922年4月起,当时的重要儿童出版物《儿童世界》开始刊载“图画故事”,以几幅甚至上百幅图画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些为故事所配的图画,画风质朴简洁,具备良好的说故事能力,“我把这看为中国儿童图画书的萌芽。”周翔表示。

1950~1960年则是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时的图画书题材多元,尽管印刷粗糙,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国儿童读物插画界的老一代画家是赫赫有名的艺术大师。如漫画家有张乐平的《三毛》、华君武的黑白画《大林和小林》;版画家有黄永玉的《叶圣陶童话选》;画家黄胄的《绿色的远方》和程十发的《红楼梦》;装饰画家有张光宇的《神笔马良》;画家董辰生的《黄继光》等作品。另外有许多作品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性创作,如杨永青的《五彩路》、林风眠的《江上渔者》、傅抱石的《满江红》、华三川的《白毛女》、杨文秀的《小医生》等。“这些作品以传统风格的水墨画、工笔重彩为主,而且已经将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版刻、敦煌壁画的元素运用到童书插画中了。”周翔同时告诉读书报,在50-60年代,连环画是图画书发展史中的一个门类,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涌现了许多大师。

随后,文革中断了中国图画书的步伐,“但文革后期也出现了充满童趣的作品,比如《小马过河》,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70年代中期出版,是根据1973年的年画改编的,还有80年代的《阿不加和中国医生》、《岩石上的小蝌蚪》也是很不错的作品。”周翔说。

周翔提出,90年代是出版界对图画书整体接纳的开始,包括对图画书编辑理念、创作理念、设计理念的学习。有些画家应国外出版社之约,将中国民间故事、寓言、传说等改编成图画书,积累了最早的图画书创作经验,为进行中国原创图画书的第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

所以,“中国是有自己的图画书传统的。”周翔判断。

热议二:图画书是“图”重要,还是“文”重要?

一直以来,图画书中“图”和“文”是怎样的关系,“图”重要还是“文”重要,成为图画书研究者、出版者和阅读者热议的焦点。

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认为,虽然图画书由图和文共同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图画书的文字是简单枯燥的,也并不意味离开图,所有的文字不能作为独立部分存在。“有两种图画书,一种是离开图,文字没有意义;但另一种,文字完全可以独立,作为优美的文本可以独立欣赏的。”曹文轩提出,后一种图画书的代表如《爱心树》、《我的爸爸叫焦尼》,包括米切尔・恩德大师绘本系列等。

在图画书中什么最重要?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金波用歌词和音乐的关系来做比“文”和“图”:“歌词提出文字形象、文学主题,但最后完成这个形象的是音乐。但这并不意味着贬低歌词。”金波强调,在图画书中,文字作者千万要警惕不要把话说尽,而要把空间留给绘画作者,把文字的语言转化为绘画的语言。图画绝对不是图解文字,二者之间是一种融合,是化学作用,而非物理作用。

“当图画书这种形式出现的时候,当文学与绘画艺术融合之后,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人们审美的惯性。就图画书而言,它是要把文字的想像用色彩和线条表现。但在读者欣赏的那一刻,美术占了相对重要的位置。”金波引用莫扎特的观点来佐证:“最好的音乐可以让人忘记最坏的歌词,但反例不存在。”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方卫平提出,图画书中“图”和“文”有三种关系,其一是图解,其二是图释,其三是图说,他认为,第三种图画书才是最典型的图画书。“图画书作为一种新兴图书门类的出现,那么,什么是图画书,什么是图画书的叙事,必须先予以厘清。图画书之所以区别小说、童话、报告文学等体裁,最重要的就是图画的叙事,或者通过图画来经营图画书想像和发现的世界。可以说,离开图画的叙事就不可能有好的图画书。”所以,在图画书中,“无字”也可以说故事,“在其中,我们的想像力获得了唤醒;同时,画面叙事可以讲述文字之外的故事,或者书写文字之下的潜文本,或者充实文字的叙事空间。”方卫平告诉读书报。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认为,现在中国的图画书创作和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惊人的相似。图都很精美,但看不到图画的故事的构成力。

由此,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朱自强认为,当文学、美术融合互动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图画书的时候,故事思维应是创作者的基本思维。“在文字和图像之上,有一个高高在上的故事。”

热议三:图画书、影视图像、卡通、连环画和漫画

一直到现在,还经常有朋友问笔者:“图画书也是读图,那图画书与影视图像、卡通动漫有什么区别呢?”也有朋友认为,图画书就是连环画和漫画。其实,这些误解都是“委屈”了图画书。

真正的图画书包含了三个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注意,这种结合有可能是暗合,有可能是互补,甚至可能是悖离而产生阅读的张力,比如《妈妈的甜蜜小烦恼》等图画书。所以,图画书的图画虽然是美术作品,但又与绘画不同,创作者要谙熟儿童文学的艺术规律,具有为儿童写作的天赋,图画书的图画要有讲故事的功能。

朱自强认为,影视图像其实是具有消解“阅读”(文学)的负面作用的,因为影视图像使人的思维破碎化、使人的语言没有逻辑,尤其可怕的是,在影视面前,观者是被牵着走的,失去了想像和“二次生成”的过程。

“而图画书的图画却能将人的阅读引向深入,是一种积极的阅读,能激发读者的想像力,重点在于,发挥了图画示意和隐喻的功能。”朱自强提出。那么,连环画、漫画与最典型的图画书又有什么区别呢?朱自强认为,如果说,连环画、漫画是小说,则图画书是诗。也就是说,连环画、漫画是一种指涉性图画,意义一目了然,如《丁丁历险记》、《彼得兔的故事》等;但图画书的图画具有示意性,具有隐喻功能。所谓示意性,指的就是难以用语言阐释、或者被语言阐释就会被僵化或固化的时候,用图画的质地、技巧、方式把要表达的观念、思想、寓意、意念表达出来,比如《铁丝网上的小花》、《森林大熊》、《苍蝇》等图画书名作。

“文字很难准确表达的、普通画面难以表达的,但可以在寓意性的图画书中暗示。图画书也可以蕴涵哲学、心理学和世界观。”朱自强认为,示意性图画可以为故事赋予更为深层的涵义。

其实,视觉艺术本就是儿童擅长感知和创造的艺术,在图画书中,示意图画的寓意在融入故事之后,对故事底蕴的提取就易于被儿童感知了。“也由于示意图画的隐喻,图画书也可以成为强烈吸引成年人的图书形式。”朱自强表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