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弗里德曼图片:哈泼柯林斯/摄影:吉迪恩・莱文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跨国出版巨头哈泼柯林斯6月4日宣布,该集团全球总裁兼首席执
出版业视62岁的弗女士为最能干,最有活力,最乐观,也是最擅分权管理的顶级出版人之一。美国出版商协会主席帕特里茜娅・施罗德(Patricia Schroeder)认为,弗里德曼的离去是“本行业的巨大损失。”
WW・诺顿出版公司总裁德雷克・麦克费利(Drake Mc Feely)也表示,弗里德曼是个“伟大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友好的对手”。
哈泼柯林斯隶属于鲁珀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1997年,默多克将弗里德曼从兰登书屋旗下诺普夫书局执行副总裁的位置上挖来,执掌哈泼柯林斯。在过去的十年间,面对出版业整体不振的大局,弗里德曼硬是让哈泼柯林斯的利润增长了一倍多。此外,出于对新技术的敏锐嗅觉,她带领哈泼柯林斯进入互联网领域,并大力开拓中国和印度市场。
2006年9月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弗里德曼访问了中国。当时中华读书报记者熊彦清在她登机离美前,通过电子邮件(弗女士自称“电邮狂”)对她做了长篇专访,所谈的核心主题,正是互联网和中国。“我们正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以便在中国出版更多源自英语的图书,并把中国的经典作品翻译成英文介绍给全世界。”弗里德曼告诉读书报,“我们希望发展更多、更有力,也更长久的合作关系。”虚拟杀妻自传是罪魁祸首?
出版业内的许多人猜测,弗里德曼这次是被默多克惩罚性地扫地出门,导火索即臭名昭著的前橄榄球明星和影视艺员OJ・辛普森的虚拟杀妻自传风波。
2006年11月,辛普森在迈阿密为新闻集团所属的福克斯新闻网录制了一档时长四小时的访谈节目,以虚拟口吻大谈12年前如何谋杀了前妻尼科尔・布朗及其男友罗纳德・戈德曼,以图为其预定当月月底由哈泼柯林斯旗下里根书局出版的新书《假如我干了》(IfIDidIt)煽风点火。这个“创意”招惹了众怒,引来遍及全美的如潮骂声,结果书在临上市前,被默多克下令中止,全部40万册图书一概收回销毁,原拟分上、下集播出的电视访谈节目亦同遭枪毙。
此后,里根书局掌门人朱迪丝・里根被开除,书局亦被解散,片瓦不留。但素有出版狂女之称的里根不依不饶,将哈泼柯林斯和弗里德曼诉入公堂,索偿1亿美元。有证据显示,弗女士作为她的上司,最初认可了此书的写作和出版计划,在遭到公众痛骂之后,才与里根翻脸。里根后来控诉,弗里德曼要对“教唆和鼓励一个充满敌意的工作环境负责”。
此案后来以私了告终,但包括默多克、弗里德曼和里根在内,所有卷入其中的人都伤的不轻。也许默多克认定,弗里德曼也要为那个不光彩的出版计划负责。对多产莱辛鼎力扶助
弗里德曼是编辑出身,多年来一以贯之,不计回报地维持、保护与众多文学名流的关系,即使这些作家可能风光不再,已经失去了市场。最突出的例子便是多丽丝・莱辛。在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莱辛的作品已经没有什么市场,可她又特别能写,弗里德曼一概照出不误。莱辛2007年1月出版的《裂隙》(TheCleft),在她当年10月获诺贝尔奖的消息公布前,仅有1500本的惨淡销量。而一俟她获奖,正在德国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弗里德曼立刻被媒体包围,她说:“无论对女性,还是对文学而言,多丽丝・莱辛都是我们所有人的母亲之一。”
这句话至少透露出一个秘密,她是莱辛《金色笔记》那个年代造就的自强不息的职业女性,像无数受惠于莱辛的女人们一样,对他们勇敢的“母亲”始终心怀感激。
弗女士最早涉足出版界时,只是兰登书屋一个做录音电话记录的小妹,历经29年苦干,终于坐上诺普夫副总的高位,继而接掌哈泼柯林斯,成为出版业内最有权势的女性。
新闻集团同时宣布,弗里德曼的职位将由41岁的集团总裁布赖恩・默里(Brian Murray)立即接任。决定宣布的如此仓促,显然与此前两天,纽约传媒业新闻与闲话网站gawker.com已经出现弗里德曼将离职传闻一事有关。
弗里德曼的辞职,是过去半个月内美国出版业第二起重大的人事变动。6月1日,兰登书屋首席执行官彼得・奥尔森(Peter W.Olson)正式离职,由其母公司贝塔斯曼从德国空投来的印刷商马库斯・多赫勒(Markus Dohle)接任(详见本报5月28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