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枪手”甲乙丙

2008-06-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胡建新(编剧) 我有话说

每年从各类传媒学院、影视学院、戏剧戏曲学院毕业的影视业编导人员,多数没有过谋生经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影视业的宝贵财富。但有些刚毕业的编导出于谋生的压力,频繁寻找“枪手”的行活,在自我推荐时往往会强调自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对这些年轻编导,在导演上我没有发言权,我不懂行

,但对年轻的编剧“枪手”,我会坦率地告诉他们:不能这样做。

“枪手”指在影视业做编剧行活的人。这些人写剧本或者剧本提纲,只拿钱,不署名。情况很复杂,每部戏情况都不同。老辣的编剧偶尔也会做这样的工作。但年轻的编剧更多,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的毕业生是其主力。然而这种现象对影视业和年轻的从业编剧是有害的。

中国现在的影视市场,对编剧要求非常之高。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专业技能,更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就中国的电视剧市场来说,对主流精神的表达有极高的要求。这种主流精神,能折射传统精神价值观和固守力,有强烈的时代延续性,在现实中受到政府舆论导向和观众需求的双重制约。虽然改革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改变很大,但主流精神仍然很少改变;同时电视观众年龄普遍偏大,他们的主流需求也很少改变。所以,火播的电视剧都满足了这两项政治和社会需求。而主流精神的培育,不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是学院里学不到的。如果不是对中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深入的体验和研究,要理解这种主流精神并在创作中实践,就是天方夜谭。一部重大题材的影视剧,需要通过导演、专家咨询组、投资人、国家职能部门、国家重大题材审查小组、甚至直至中央宣传部的审查批准才能拍摄。在这一点上,纸媒作家的自由度要高得多,所以像韩寒这样一批年轻的奇才才会脱颖而出。年轻的编剧们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这是从业性质决定的。

年轻编剧的长项在于对影视剧的娱乐性、商业性的追求和悟性,但影视剧的商业性在中国市场上,同时要受到以上两种制约的制约。《武林外传》是年轻编剧的代表作,但不是出于“枪手”。这部戏的作者已经完成了对社会生活与中国传媒关系的认知。他们以健康的娱乐方式开垦了主流精神需求的一片处女地。但如果他们试图从事正面描写主流生活的题材,仍然需要接受考验。

一些年轻编剧认为,当“枪手”可以练手,也可以养活自己,这是饮鸩止渴。“枪手”的行活多见这样几种:一、投资人为了省钱而请“枪手”,经常因剧本达不到标准而使项目搁浅,有的只好重新寻找“好编剧”,花两笔钱,还经常引发诉讼。由于项目已经在编剧费上造成了浪费,“好编剧”得不到应得的报酬,对三方都是损害。二、老编剧接了活,请“枪手”代劳。“枪手”写得令人不满时(这是正常的),投资方得不到好剧本,老编剧的名誉受损,也是三方受损。三、“枪手”主动找的活。一般是投资人不懂行或者成心欺骗“枪手”。有些品质不好的投资人,会请“枪手”写个提纲,然后再用提纲融资,之后如果项目有望,他会完全抛弃“枪手”,另请编剧,并以种种借口赖掉应允过的酬金。年轻的“枪手”只能认倒霉。“枪手”接这些活时,都会拿到一点小钱,经常连基本生活也不能保证。这样来“养活自己”,日积月累,还搞什么艺术?“枪手”做惯了,因为无需负文责,也会养成粗制滥造的陋习。

影视业不神秘,其专项技能更是如此。在院校学到的,至多相当于技工学校毕业的学员,一毕业就想放单飞、挑大梁,很勉强。考艺术院校的普及型学科分数都比其他专业的低,说明艺术型人才的普及型智商处于弱者地位,所以两院编导们不能骄傲,事业上更不能急躁。外国的不太知道,中国的大导演们,多是从剧组的小工、场记开始艺术生涯的,在长期的磨炼中他们才与中国主流精神融为一体,为后来的创造打下了基础。没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到企业工作,初期是不会有人请他来主持设计任何投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资金的项目的。编剧正是一部戏的设计师,所以影视业的董事长们,也不会那样做。

编剧作为创造型的职业,需要培养和爱护创造的能力。有意于从事影视编剧事业的人,应以寄生在他人题材上为耻辱。要自己开掘和创造,从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入手,边写边学。只要有足够的热心和耐性,总会写好,写得有人投资。这样,创造能力必然会大大提高。自然这时还需要养活自己,那就先进剧组或者进广告公司、传媒公司从基层干起吧。这样比选择当“枪手”反而更容易达到目的。

这些话对天才来说,自然没有一点用。但文学界的天才史上有过,影视界的天才史上还无。是你吗?

胡建新博客:http://blog.sina.com.cn/bulaoke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