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翻译侵权滥造乱象何时休

2008-07-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景端 我有话说

读了古稀老人王干卿先生《深切的怀念、困惑与无助》一文,我内心真感到痛心、酸楚和叹息。我既为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爱的教育》,竟然在作者阿米琪斯逝世百年之际的中国译坛,受到如此的糟蹋而感到痛心;也为包天笑、夏丐尊、王干卿等严谨、负责任的前辈译者,深受文抄公之害而又无奈不胜酸楚;更为我自己近年虽多方

呐喊,致力翻译打假,但见效甚微而备感叹息。

翻译出版抄袭剽窃之歪风,近几年不仅未见遏制,某种程度上甚至有加剧之势。其主要表现是:(1)抄袭手法更加多样、隐蔽,加大了取证追究的困难。以往抄袭靠“剪刀加糨糊”,如今有了电脑和互联网检索,不仅文字改动、拼凑大大方便,要检索已有的译本也十分方便。加上翻译不同于原创,一句原文,可以有不同的中文表述,有时只要稍作文字变动,就很难成为抄袭的物证。(2)文抄公钻了翻译没有明确标准的空子,侵权更加有恃无恐。那些翻译小偷,凭借“编译”、“摘译”、乃至自己发明的所谓“译写”等等“保护伞”,纵然任意猜测取舍原文,牵强附会编造译文,仍能高枕无忧地逃脱抄袭侵权的追究。(3)从个体抄袭发展为团队造假。早期的文抄公,多为草根无名之辈和个体书商,而时下的文抄公,有不少是公营出版者或有点身份的人,其特征就是有组织的团队抄袭造假。诸如媒体已曝光过的《诺贝尔文学奖文集》的署名译者李斯;4年内出版23种译著、被揶揄为“史上最牛译者”的龙婧;以及《光明日报》日前新曝光的、3年内出书20种的武汉大学出版社北京中心总经理梅朝荣等等,都被质疑是雇人抄袭、团队造假,而这些人一直不敢吭声。

翻译出版抄袭、盗版屡禁不止,本已众人皆知,读了王干卿求助无门之文,更是令人触目惊心。若再任其愈演愈烈,必将招来更大的危害。

一害和谐的文化生态。劣质翻译抄袭,毒化了跨文化的交流环境,亵渎了世界名著的文学魅力,破坏了先进文化的有序传播。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日前在上海举行新书签售的同时,已向上海中院状告文化艺术出版社等4家单位侵权出版他的《最后的爱恋》等多部作品,法院已经受理。渡边还说,日本作家都知道中国市场盗版严重,很多人所以不愿意把作品版权授给中国。当代世界名著《百年孤独》的作者,也是因为怕被盗版,至今拒绝授权给我国。倘若更多的外国作家也持这种态度,那么将对中外文化交流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二害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劣质翻译抄袭,颠倒了优胜劣态的科学规律,造成认真做学问的人吃亏、不学无术的投机者反占便宜的反常假象。现在有些人自以为,懂点外文语法,手持外文词典就能搞翻译了。那些出翻译书的出版单位,有不少根本没有外文编辑。在他们看来,读者不懂外文,又缺乏原文版本,只要忽弄出来的中文,能好卖就行。你王干卿那么认真查资料,仔细斟酌译文,没用!我东抄西凑,包装好,上市快,赚钱的还是我。听任这种风气滋长,势必让变种的“读书无用论”再度回潮。连搞学问都“劣胜优态”,那该有多可怕。

三害法治社会的公信力。劣质翻译抄袭,造成个人知识产权得不到合法保护,屡遭侵权又维权无门,长久以往,势必动摇人们对法规权威和执法威慑力的信赖。现在年年都在扫黄打非,不能说主管部门不重视。可往往是那些涉黑、涉黄、涉宗教的非法出版才是打击重点,而翻译书的抄袭、剽窃、盗版,大多是“不告不理”,至于属于粗制滥造的劣质翻译,更是无人监管。受害人并非不想维权,但因取证难,诉讼程序繁琐,维权成本太高,又有地方或部门保护主义阻挠,因此受害人往往无奈地放弃追究,以致至今翻译出版维权的效果很有限。这当然不是好现象,因为人们对维权失去热情和信心,势必削弱法规乃至法治社会的公信力。

翻译侵权滥造的害处远不止这些。许多人对它简直已到了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以至麻木不仁、徒唤奈何的地步。为了反映和解决这个问题,我写过几十篇文章,并联络过译界名人,发表倡议,呼唤译德;谴责造假,提倡自律;通过政协委员,向政协大会递提案;还替季羡林等16位翻译家,打赢过一场维权官司。遗憾的是,如王干卿文章所述,翻译侵权滥造乱象依然存在,甚至在蔓延。尽管信心不大,我还是要呼吁:务请主管部门下决心认真管一管翻译出版的乱象问题。相关建议已提过不少了,这次只提一条:希望建立翻译侵权滥造“实名问责制”。现在连馒头、粽子都有质量标准,能不能也拿出一点点精力,对某些精神产品也订出相应的质量监督标准?譬如,规定所有翻译作品,包括什么“编译”、“摘译”、“译写”等等,都必须标出所据的外文版本,并署译者真实姓名。这样出了问题,至少可以找到问责的对象。我知道这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倘能真实现了这一条,我可要额手称庆了。

有兴趣读者可关注相关文章:《出版界侵权痼疾又有新变异》、《随意“译写”现象令人堪忧》、《狠治抄袭侵权,促进和谐出版》、《把脉劣质翻译症状》、《综合治理劣质翻译的愿景处方》、《文学翻译准入制利弊析》、《文抄公的“马甲”》等,均见李景端博客(blog.sina.com.cn/u/124347282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