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每当听到平面媒体读书版纪念多少多少期的消息,都替它们高兴,心起由衷敬意。比如《科学时报》书评版5年,《新京报》书评版200、300期;比如今天老资格的《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创刊100期。
我是近20年传统媒体书评版生生死死、起起落落的看客,间歇的参与者,马马虎虎算个见证人。我看到它们的努力,它们的彷徨,也能感受到爱书人、读书人对它们的期待,当然少不了对它们的失望,五味杂陈,枝节旁生。
书籍生产,本质上是知识生产、精神文化积累的一部分。对它的消费,需要两种心境,一曰闲适,二曰省察。而眼下,所缺正是这两种心境。忙、傲(因而痴),僭越了人们生活主色调。读书,很久很久以来,一步步沦为最不重要的事情。此外,书籍评价系统,始终不得建立,尽管从排行榜到新书推荐,业界不断做出努力,然进展不大。究其原因,如同人们忘记生活目标般地,从业者以及上下左右各环节,无法就批评、判断、考究的原则、标准达成一致。加之过度商业,甚至使得开启建立评价系统的第一步都难以迈出。然而,这一步关乎书籍生产、传播、阅读、发挥效能,想躲都躲不掉,也无法省略。
“书评周刊”有了一个开始,一百期也仅仅是个开始。它所登载的文字,有些有闲适意味了,有些甚至有了省察的意识。作为种子、基因,希望它能发芽、开花、结籽,进而影响一地的生态。或许到300期时,能够看到个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