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征文说起

2008-07-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桑永海 我有话说

说来有点玄,我是相信缘分的。尘海茫茫,你遇上一部书、一个作家、一种报刊,喜欢上了,甚至一见倾心,念兹在兹,这还不是一种缘分吗?我和《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就有这样的缘分。这要从那次征文说起。

前年是“俄罗斯文化年”,“书评周刊”发起了“我的俄苏文学情结”征文活动。对于我们这些从五六十

年代走过来的人,俄罗斯文学是多么迷人的字眼!真的说不清我们几代人的心里,积淀了多少俄罗斯文化情愫。普希金、契诃夫我早就写过了,就发表在《中华读书报・家园》上。和我的人生命运联结在一起的,还有那首莱蒙托夫的小诗《白帆》和他的小说《当代英雄》。对,就写这个也是决斗而逝的早夭天才,忧郁的莱蒙托夫。一着笔,那个饥饿痛苦的年代又浮现在心头,我是噙泪把征文写完的。刚过一周,我就急不可待给“书评周刊”打电话,问稿子收到没有。那头传来温和、清晰的京味口音:“是写那首诗《白帆》的吗?我们看了,非常好,下周就发!”真想不到处理这么快,回答这么热情、坦率,一下子就把我的感情拉近了。果然,8月23日,征文专版头题就是我的《那一片闪着白光的帆影》。而且,那一天“书评周刊”以整整八大版的篇幅推出了图文并茂的“阅读俄罗斯专题”。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用这八个字概括,一点也不过份,我把这八大版珍藏了起来。心想,有这样一个认真做事的团队,“书评周刊”自会越办越好的。自此,我对书评文字也关注了起来,还写了一篇关于萧红传记研究专著的短文,发在了“书评周刊”上。

有一件与那次征文有关的事,我也不能不说。征文结束时有个预告,说发表征文的作者,每人将获赠两部最新版的俄罗斯文学作品。盼了一个多月,我也没收到书,就疑惑起来,打电话给“书评周刊”,主编接的,说书全都寄出了,如果过一段时间还收不到,你来个电话。又等了些日子,我估计肯定是邮路上的问题,就去电话说明。主编说:我们想办法再邮一次,但原来的不全了,找找看,请先生谅解。放下电话,我立刻后悔自失起来:邮寄差错常遇上,这不是给报社添乱嘛。不久,我收到了两大包三部俄罗斯文学、艺术作品集。我能说什么呢?只有感激的份儿。

后来,《书评周刊》两次发起当年“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的征文。我写的都是重版书,都是自己大半生钟爱的散文集,而且注定不会成为热门书的。两篇征文也都见了报,大概是因为贯注了我的真情,也确有那么一点自己的感悟吧。这也算是我的些微体会。

转瞬,《书评周刊》已届百期矣。在物质主义甚嚣尘上之时,我们还拥有《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这样一些精神的绿洲,是一桩幸事。惟望贵刊把目标悬得更高些,以重塑民族精神为己任,更放胆发出真声、新声、正声,专业书评与民间书评并举,文字风格力求百花齐放,务必戒除一律――哪怕是群趋某一大家的文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