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异哉李景汉所谓的“不体面”

2008-07-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刘舒曼 我有话说

李景汉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在读陈丹燕的新作《外滩影像与传奇》之前,并不知道这个李景汉。我所知道的李景汉,是前辈已故的社会学家,当然

,他既不时尚,也不热爱奢侈品。他没有好几处漂亮房子,不可能骑哈雷,更没财力养几匹纯种英国马。他出身普通农家,不是满清贵族后裔。现在时尚界知道社会学家李景汉的人怕是不多了?――这个李景汉专长于社会调查,给自己立的诫条是:不做官、不经商,不为军阀爪牙,毕生作了大量下层人民生活状况的调查。

两个李景汉,都有改造世界的抱负,虽然方式是如此不同。“外滩三号”的李景汉,看到的是社会金字塔顶的人物,他宣称要催生中国的精英文化和艺术。社会学家李景汉,关心则的是普罗大众和他们的福祉。两个李景汉,都说爱中国,爱中国文化,可他们之间的相同点,也许只是名字。

在转述李景汉对外滩的观感时,陈丹燕用了“不体面”这个词,不禁失笑。生活本身,何来体面和不体面的区分。法国Magnum Photos(玛格南图片社)的摄影记者Mark Riboud的相机忠实记录了当时外滩的人间烟火,仅此而已。

Mark Riboud曾说过,“在法语中,有句话,意思是说以低姿态走路。我就是这样,带着小型照相机走路。我不停地仔细观察周围的东西,有时候会拍下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那使我着迷,但我并不创作故事。我只是个琐碎细节的收藏者。”换言之,他只是真实生活的记录者。他记录生活,但不干涉。惟其如此,更显珍贵。

值得一提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玛格南图片社关注家庭生活、毒品、信仰、战争、贫穷、饥饿、犯罪等题材,他们的镜头,见证了20世纪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摄影界,玛格南图片是高质量纪实类摄影作品的代名词。而MarkRiboud本人,更是持续拍摄中国50年之久。他对中国人生活细节和精神状态把握之准,眼光之犀利,往往让人惊诧。

也许,在李景汉先生看来,Mark Riboud们关注的题材,都是“不体面”的吧。显然,它们和“外滩三号”的金碧辉煌格格不入,和“1%的高端”不般配。可是,在外滩身后,上海犬牙交错的弄堂中,李景汉所谓的“不体面”还大量存在着。李先生是否准备将他们一一清除出视野呢?

再看陈丹燕书中的图片,李景汉站在“外滩三号”巴洛克式的巨大立柱前,踌躇满志,是精心选择场景的摆拍。摄影者对这一形象的认同和欣赏显而易见。我想说,在读图时代,一个真正优秀的摄影师,应当促使观者从影像中寻求意义,而非只是沉溺其中。

第一次到上海是2004年秋天。算起来,那个时候“外滩三号”已经开张,并吸引了上海乃至全国所谓上流人士的目光。而这些上流人士,在进入外滩三号时,想必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在这座被金银、大理石、名贵木材和动物毛皮等等奢华物品装饰起来的大厦里露怯。

而媒体称道的“外滩荣耀复兴者”,又是谁的复兴呢?自然是李景汉所谓“1%的高端”,“不体面”的庶民,是被排除在外的。虽然李景汉声称,文化和艺术才是“外滩三号”的灵魂。可是,看看媒体津津乐道的阿玛尼时装、依云水疗等等,实在想不出,除了金钱,还有什么是“外滩三号”的通行证。

在陈丹燕笔下,今日的外滩,交错着资本大张旗鼓的回归和庶民无奈的撤退。在这个有华洋杂处传统的城市,市民对外国人的感情相当复杂。就像“Monthe Bund”西餐馆,上海人一方面以进入此地为荣,另一方面又经常强烈地感到被怠慢。

因为是移民城市,历史又短,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依托,上海的“洋化”和“西化”,大概比全国其他地方来得更容易和更深刻一些。注意MontheBund的订餐卡,那是远航至此的外国人眼中上海的地平线。而陈丹燕描写“外滩三号”晚会上的李景汉,像传说里穿着黑色晚礼服救火的年轻大班。所以,还是那个问题,谁的复兴?社会学家李景汉先生如果还在世,不知道他是否会就此再做一番社会调查。

继李景汉开发“外滩三号”之后,“外滩三号”模式被迅速复制。这些原本是“中山东一路某号”的建筑,纷纷更名为“外滩某号”,被重金包装出租。“外滩源”项目也迅速启动,整个外滩似乎一夜间被唤醒,资本的魔杖点铁成金。

正如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指责的那样,这是一个灵韵丧失的时代。机械复制剥去了艺术的原真性,艺术作品即时即地的特有价值在这个时代荡然无存。在“外滩三号”标榜艺术的沪申画廊里,它们被摆放和陈列,标注美金,等待购买。

而居伊・德波会说,透过“外滩三号”闪亮的橱窗,在世界顶级名牌的光环里,人对自己创造出的景观顶礼膜拜。这只能令虚荣者更虚荣,拜金者更拜金。时尚传媒称李景汉为lifestyleproducer(制造生活方式的人)。然而,人的生存方式,是可以复制的吗?是能够批量生产的吗?

如今,李景汉先生又开始了对北京前门公使馆的改造。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和溢美。这个资本在全球大行其道的时代,一切反抗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可是,唯有反抗,才能让我们真实地活着。

陈丹燕的文风,一如她前几本描述上海的书一样,流丽而轻盈。在精妙的比喻和细致的感情剖析中,文字如黄浦江水般滔滔而过。只是有一点我不太认同,陈丹燕在写作时,有将自己的感情与被描述对象同质化的倾向。这在对历史的叙述和追忆中,是十分危险的情绪。我们需要拉开一点距离,给思想以空间。

《外滩影像与传奇》,陈丹燕著,作家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33.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